图腾
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一种文化现象。原始时代的人们把某种动物、植物或非生物等当作自己的亲属、祖先或保护神,图腾就是原始人迷信某种动物或自然物同氏族有血缘关系,因而用来做本氏族的徽号或标志,相信他们有一种超自然力,会保护自己,并且还可以获得他们的力量和技能。
在原始人的眼里,图腾实际是一个被人格化的崇拜对象。社会生产力的低下和原始民族对自然的无知是图腾产生的基础。
四灵
龙、凤、麒麟、龟被称为四灵。《礼记·礼运》:“麟、凤、龟、龙,谓之四灵。” 麟为百兽之长,凤为百禽之长,龟为百介(甲壳类物种)之长,龙为百鳞之长。
龙为四灵之首。封建时代龙是帝王的象征,也用来指帝王和帝王的东西,如龙种、龙颜、龙廷、龙袍、龙宫等。
凤凰和麒麟一样,是雌雄统称,雄为凤,雌为凰,总称为凤凰。凤凰齐飞是吉祥和谐的象征。凤凰也是中国皇权的象征,常和龙一起使用。凤从属于龙,用于皇后嫔妃。龙凤呈祥是最具中国特色的图腾。
麒麟,亦作“骐麟”,雄性称麒,雌性称麟,古代传说中的仁兽、瑞兽,主太平、长寿。
龟是四灵中唯一真实存在的动物,也是所有动物中寿命最长的,人们不仅把龟当作健康长寿的象征,也认为它具有预知未来的灵性。
鹤
鹤是长寿的象征,因此有仙鹤的称呼。中国传统文化道教的先人多数是以仙鹤或者神鹿为座骑,中国传统年长的人去世有“驾鹤西游”的说法。
传说中的仙鹤就是丹顶鹤。丹顶鹤,丹顶鹤性情高雅,形态美丽,素以喙、颈、腿“三长”著称,直立时可达一米多高,看起来仙风道骨,被称为“一品鸟”,地位仅次于凤凰。除此之外,鹤在中国的文化中占着很重要的地位,它跟仙道和人的精神品格有密切的关系。
雌雄相随,步行规矩,情笃而不淫,具有很高的德行,故古人多用翩翩然有君子之风的白鹤,比喻具有高尚品德的贤达之士,把修身洁行而有时誉的人称为“鹤鸣之士”。
鹤为长寿仙禽,据说,鹤寿无量,与龟一样被视为长寿之王,后世常以“鹤寿”、“鹤龄”、“鹤算”作为祝寿之词,中国人称健寿者为长寿白叟,又呼“鹤发童颜”,老寿星也常以驾鹤翔云的形象出现。
鹤也常和松被画在一起,取名为“松鹤长春”、“鹤寿松龄”;鹤与龟画在一起,其吉祥意义是龟鹤齐龄、龟鹤延年;鹤与鹿、梧桐画在一起,表示“六合同春”,”。“六合”是指天地四方(天地和东南西北),亦泛指天下。“六合同春”便是天下皆春,万物欣欣向荣。民间运用谐音的手法,以“鹿”取“陆”之音;“鹤”取“合”之音。 “春”的寓意则取花卉、松树、椿树等。这些形象,组合起来构成“六合同春”吉祥图案。在明代,有以六鹤来表现的。
鹿
鹿在古代是很常见的动物,所以在生活中,鹿之意象亦为人们所常用。鹿在古代被视为“神物”,以为鹿能给人们带来吉祥幸福和健康长寿——那些长寿神就是骑着梅花鹿的。此外,鹿作“禄”解,比喻政权、帝位,如“逐鹿”是用来作竞争天下的典故,出自于《史记·淮阴侯列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鸳鸯
被人们当做爱情的象征。自古以来,在“鸳侣”、“鸳盟”、“鸳衾”、“鸳鸯枕”、“鸳鸯剑”等词语中,都含有男女情爱的意思,“鸳鸯戏水”更是我国民间常见的年画题材。鸳鸯在人们的心目中是永恒爱情的象征,是一夫一妻、相亲相爱、白头偕老的表率,甚至认为鸳鸯一旦结为配偶,便陪伴终生,即使一方不幸死亡,另一方也不再寻觅新的配偶,而是孤独凄凉地度过余生。其实这只是人们看见鸳鸯在清波明湖之中的亲昵举动,通过联想产生的美好愿望,是人们将自己的幸福理想赋予了美丽的鸳鸯。事实上,鸳鸯在生活中并非总是成对生活的,配偶更非终生不变,在鸳鸯的群体中,雌鸟也往往多于雄鸟。
喜鹊
喜鹊是自古以来深受人们喜爱的鸟类,是好运与福气的象征,农村喜庆婚礼时最乐于用剪贴“喜鹊登枝”来装饰新房,喜鹊登梅亦是中国画中非常常见的题材。它还经常出现在中国传统诗歌、对联中。此外,在中国的民间传说中,每年的七夕人间所有的喜鹊会飞上天河,搭起一条鹊桥,引分离的牛郎和织女相会,因而在中华文化中鹊桥常常成为男女情缘,如鹊桥相会、鹊巢鸠占、鹊登高枝、花喜鹊,尾巴长,娶了媳妇忘记了娘……喜鹊已经深入了我们的生活、传说和文化表达。
蝙蝠
在华夏的文化里,蝙蝠是“福”的象征。
蝙蝠又名“仙鼠”、“飞鼠”。蝙蝠简称“蝠”,因“蝠”与“福”谐音,人们以“蝠”表示福气,意为是福禄喜寿等祥瑞。民间绘画中画五只蝙蝠,表示“五福临门”。即长寿、 富贵、 康宁、好德、 善终。
长寿:命不夭折而且福寿绵长。
富贵:钱财富足而且地位尊贵。
康宁:身体健康而且心灵安宁。
好德:生性仁善而且宽厚宁静。
善终:能预先知道自己的死期。临命终时,没有遭到横祸,身体没有病痛,心里没有挂碍和烦恼,自在安详地离开人间。
裹足
即把女子的双脚用布帛缠裹起来,使其变成为又小又尖的“三寸金莲”。“三寸金莲”也一度成为中国古代女子审美的一个重要条件。
缠足始于五代,南唐后主李煜在位期间,一味沉湎于声色、诗词、歌舞之中,整日与后妃们饮酒取乐。宫中有一位叫窅娘的嫔妃,美丽多才,能歌善舞,深受李煜的宠爱。李后主诏令筑金莲台,高六尺,饰以珍宝,绸带缨络,台中设置各色瑞莲。命窅娘以帛缠足,屈作新月状,著素袜舞于莲花台上,回旋有凌云之态。李煜看了喜不自禁。此后,窅娘为了保持和提高这种舞蹈的绝技,以稳固受宠的地位,便常用白绫紧裹双足,久而久之,便把脚裹成了“红绫型”、“新月型”,其舞姿也更加自然,美不胜收了。
当时的女子便以此为美,竞相仿效,五代之后逐渐形成风气,风靡整个社会。不过,唐人不裹脚,宋朝时只有高贵女人才裹脚,普通女人是不裹的。而明清却兴盛裹脚之风。
关于缠足的起源,说法不一。还有说始于隋朝,有人甚至称夏、商时期的禹妻、妲己便是小脚。可谓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倒贴“幅”字
倒贴“幅”字与明太祖朱元璋及其妻子马皇后有关。马皇后名叫马秀英,生于淮西的一家书香门第,能文能武。在以三寸金莲为美、为贵、为时尚的年代,她居然敢坚不裹脚,并以一双天足自豪,故人称“马大脚”。她辅佐朱元璋打败元军,开创明朝,被封为开国皇后。马皇后惩奸佞毫不手软,扶良善鞠躬尽瘁,助皇上能屈能伸,爱臣民如爱手足。传说明洪武二年除夕前,朱元璋到京城街头民间微服查访。他来到城南一处集市上,见不少人围着一幅漫画指指点点。漫画上画着一个淮西赤脚女子,怀里抱着一个大西瓜。朱元璋看后心中大为不快,这不是明明在嘲笑他的马皇后“大脚”吗?他便不露声色,暗记在心。回宫后,他差人前去查处漫画为何人所作,哪些人在围观,并记下住址姓名。对没去参与嬉笑的民众们,就在他们的门上悄悄贴一个“福”字,以便翌日军士到没贴“福”字的人家去抓人。这一情况不知怎么让马皇后知道了,她立即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须在天明之前在自家门上贴一个“福”字。马皇后的懿旨自然没人敢违抗,于是家家门上都贴了“福”字。其中有户人家不识字,竟把“福”字贴倒了。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查看,发现家家都贴了“福”字,还有一家把“福”字贴倒了。皇帝听了禀报大怒,立即命令御林军把那家满门抄斩。马皇后一看事情不好,忙对朱元璋说:“那家人知道您今日来访,故意把福字贴倒了,这不是‘福到’的意思吗?”皇帝一听有道理,便下令放人,一场大祸终于消除了。从此人们便将福字倒贴起来,一求吉利,二为纪念马皇后。
其实关于倒贴“福”字的来历还有两种有趣的传说,分别是“恭王府说”和 “慈禧太后说”。
寒食节
旧俗中的一个节日,在每年“冬至”后的105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一般在清明节的前一到两天,又有“禁烟节”、“冷节”、“百五节”之称。因寒食节禁火,不许生火煮食,只能吃备好的熟食、冷食,故而得名。
春秋初期的晋国,内乱不已,晋国公子重耳为避祸,出国逃亡19年,尝尽了人世间的艰辛。在这颠沛流离的逃亡途中,介之推(姓介名推,又称介子推,之为虚词,子为敬称)一直追随重耳,不离左右。有一次,他们断炊绝粮,陷入困境,介子推割下了自己腿上的肉,供重耳食用充饥。后来重耳回国,做了晋国国君,史称晋文公。接着,晋文公对一直跟随自己逃亡的臣僚论功行赏,唯独把介子推给忘了。介子推也不向晋文公邀功请赏,而且更不耻与那些挟功求禄的势利之人同朝为臣,就带着母亲隐居到今山西介休县内的绵山。晋文公知道后,追忆起介子推的忠诚,十分后悔,就亲自去请介子推下山。介子推却躲起来,坚决不肯与晋文公见面。为了逼介子推出山,晋文公就下令火焚绵山。不料介子推守志不移,宁愿被火烧死,也不肯出山,结果他与母亲双双抱树而死。文公见烧死了救命爱臣,疼痛不已,就把介之推葬于绵山,修祠立庙,并下令于子推焚死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后相沿成俗。
寒食节从春秋起,距今已有两千六百多年的历史,比端午节的发生还要早358年。虽经东汉周举、三国曹操、后赵石勒、北魏孝文帝等多次禁断,却屡禁屡兴,蔓延全国。
唐玄宗顺应民意,颁诏将寒食节拜扫展墓编入《开元礼》中,并定为全国法定长假。“子推言避世,山火遂焚身。四海同寒食,千古为一人。深冤何用道,峻迹古无邻。魂魄山河气,风雷御宇神。光烟榆柳火,怨曲龙蛇新。可叹文公霸,平生负此臣。”唐代诗人卢象这首《寒食》诗,所言即是寒食节的来历“之推绵山焚身”的故事。
人日
旧俗以农历正月初七为人日。传说女娲创造苍生,顺序造出了鸡、狗、猪、羊、牛、马等动物,并于第七天造出人来,故此初七为人的生日。古代相传农历正月初一为鸡日,初二为狗日,初三为猪日,初四为羊日,初五为牛日,初六为马日,初七为人日。又叫“七草节”“人胜节”、“人庆节”、“人口日”、“人七日”等。汉朝开始有人日节俗,魏晋后开始重视。
薛道衡的五言诗《人日思归》比较有名:“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意思是:总觉得新年已过了许久,但仔细一算,原来入春才七天,时间过得真慢!短短的七日已让人难以忍受,离乡两年的岁月又是怎样熬过去的呀。自己在春花开放前就有了归家的念头,但是因为种种原因,真正能动身回乡,可能要落在南雁北飞的日子之后。诗歌写出了远在他乡的人时刻都在想着回家的普遍心理。
冠礼
是中国古代男子的成年礼,主要的礼仪形式是加冠,所以叫冠礼。经书记载,实行于周代。按周制,男子二十岁行冠礼,然天子诸侯为早日执掌国政,多提早行礼。传说周文王十二岁而冠,成王十五岁而冠。加冠是成人的一个标志,可以婚嫁,并从此作为氏族的一个成年人,参加各项活动。成年礼(也称成丁礼)由氏族长辈依据传统为青年人举行一定的仪式,才能获得承认。
笄礼:
汉民族女孩的成人礼。俗称“上头”、“上头礼”。自周代起,规定贵族女子在订婚(许嫁)以后出嫁之前行笄礼。一般在十五岁举行,如果一直待嫁未许人,则年至二十也要行笄礼。笄,即盘头用的簪子。所谓笄礼,即是将头发绾成一个髻,以簪插定发髻。
在古代,无论男女,幼年时的头发都是自然披散的,最多也只是扎成两束垂在脑后,称“总角”。成年之后,头发就要精心收拾,男子加冠,女子加笄。
跪和坐
跪:两膝着地,挺直身子,臀不沾脚跟,以示庄重。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于是相如千斤,因跪请秦王。”
坐:古人席地而坐,姿势是:两膝着地,两脚背朝下,臀部落在脚踵上。为了表示对人尊重,坐法颇有讲究,:“虚坐尽后,食坐尽前。”“尽后”是尽量让身体坐后一点,以表谦恭;“尽前”是尽量把身体往前挪,以免饮食污染坐席而对人不敬。
膜拜和折腰
膜拜即古代的拜礼。行礼时,两手放在额上,长时间下跪叩头。原专指礼拜神佛时的一种敬礼,后泛指表示极端恭敬或畏服的行礼方式。今人多用“顶礼膜拜”形容对某人崇拜得五体投地。
折腰即拜揖。鞠躬下拜,表示屈辱之意。《晋书·陶潜传》载:陶渊明曾为彭泽县令,州郡派督邮巡视至县,县吏劝陶束带迎见,他感叹地说:“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后来引申为倾倒、崇拜。毛泽东《沁园春·雪》:“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竟折腰。”
孝悌
孝,指对父母要孝顺、服从;悌,指对兄长要敬重、顺从。孔子非常重视孝悌,把孝悌作为实行“仁”的根本,提出“三年无改于父道”、“父母在,不远游”等一系列孝悌主张;秦汉时的《孝经》则进一步提出“孝为百行之首”;《三字经》中有“首孝悌,次见闻”,意思是孝悌要比学习长见识重要得多。
官场座次
古时官场座次尊卑有别,十分严格。官高为尊居上位,官低为卑处下位。古人尚右,以右为尊,“左迁”即表示贬官。《廉颇蔺相如列传》:“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古代建筑通常是堂室结构,前堂后室。在堂上举行的礼节活动是南向为尊。皇帝聚会群臣,他的座位一定是坐北向南的。古人常把称王称帝叫做“南面”,称臣叫做“北面”。
室东西长而南北窄,因此室内最尊的座次是坐西面东,其次是坐北向南,再次是坐南面北,最卑是坐东面西。《鸿门宴》中有这样几句:“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项王座次最尊,张良座次最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