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网

听雨阅读理解题及答案(阅读答案二)

2025-02-13 10:34:07
来源: 小升初网

  阅读下面《听雨》原文,完成后面的阅读理解题!

《听雨》原文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4821.png

  →答案解析:威胁——xié;云霓——ní;吮吸——shǔn;默祷——dǎo;

  ➤参考答案:xié;ní;shǔn;dǎo。

  2.我知道季羡林是著名作家、语言大师,我还读过他的《_____》。短文中作者“听雨”的环境是:             

  →答案解析:我知道季羡林是著名作家、语言大师,我还读过他的《月是故乡月》,通过阅读文本,我们可以明确作者听雨的地点是在一个有大铁皮顶的小房子的阳台上,这是从文中“我现在坐在隔成了一间小房子的阳台上,顶上有块大铁皮”得出的。

  ➤参考答案:月是故乡月;隔成了一间小房子的阳台上,顶上有块大铁皮。

  3.通读全文,作者觉得这雨珍贵的原因可以归纳为3个方面:

  ①         

  ②         

  ③         

  →答案解析:作者认为春雨珍贵的原因有三点:首先,春雨在大早中显得尤为珍贵;其次,作者能够享受听雨的乐趣;最后,春雨给麦苗带来了生机。这些信息可以从“春雨贵似油”和“农民最高希望是多打粮食”以及“每一个叶片都仿佛张开了小嘴,尽情地吮吸着甜甜的雨滴”等句子中得出。

  ➤参考答案:罕见的大旱时,“春雨贵如油”;写作时,春雨滴到铁皮上的声音令“我”心里十分喜悦;听雨时,“我”想到了农田里的庄稼和农民对春雨的期盼。

  4.品味第②、③段,回答下列各题。

  作者在表达听雨时的心情时,先说文字都“             ”,但此时的心情却“仿佛             ”。当感受到雨的美妙后,又觉得文字“             ”,此时作者的心情是:             

  作者不愧为语言大师,用词语“             ”和“黄钟大吕”描写雨声声音动听;用短句“大珠小珠落玉盘”和“             ”描写雨声的变化。语言精练生动,比喻形象贴切。

  →答案解析:作者的心情变化从“死文字仿佛活了起来”到“大有飘飘欲仙之感”体现了从沉闷到激动、惊喜的转变这是通过“我静静地坐在那里,鲜活的文字都死掉了”和“我潜心默祷,祝愿雨声长久响下去,响下去,永远也不停”等句子理解的。

  作者对雨声的描写使用了“金声玉振”和“大珠小珠落玉盘”等生动的比喻,以及“红珊白瑚沉海里”这样的形象语言,显示了其语言大师的功底。

  ➤参考答案:死掉了;饮了仙露,吸了醍醐,大有飘飘欲仙之感;仿佛活了起来;仿佛又溢满了青春活力,兴高采烈;金声玉振;红珊白瑚沉海里。

  5.阅读第④、⑤段,品味作者听雨时联想的事物。

  第④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的意思是:             

  用横线画出第⑤段中作者联想的事物。

  →答案解析:作者的联想体现在对麦田的描写中,通过“在大大小小高高低低,有的方正有的歪斜的麦田里,每一个叶片都仿佛张开了小嘴,尽情地吮吸着甜甜的雨滴”等句子,表达了对农民和农村的深厚感情。

  ➤参考答案:作者生在乡下,一直到六岁才离开,且干过一些简单的农活,因此,直到垂暮之年,都对农民和农村怀有深厚的感情。在大大小小高高低低……现在更青了。

  6.妙用诗词名句,会使文章显得丰富、好读,我知道“润物细无声”这句诗选自杜甫的《_____》,上半句是“             ”。

  →答案解析:妙用诗词名句,会使文章显得丰富、好读,我知道“润物细无声”出自杜甫的《春夜喜雨》,上半句是“随风潜入夜”。

  ➤参考答案:春夜喜雨;随风潜入夜。

  面是妙妙找到的革命故事,请你阅读并回答问题。

  听雨阅读理解题及答案(阅读答案一)

《第一声喝彩》阅读理解题及答案(阅读答案)

《第一声喝彩》阅读理解题及答案(阅读答案)

2025-02-13

《互联网影响人们生活》阅读理解题及答案(阅读答案)

《互联网影响人们生活》阅读理解题及答案(阅读答案)

2025-02-13

《电信网络诈骗》阅读理解题及答案(阅读答案)

《电信网络诈骗》阅读理解题及答案(阅读答案)

2025-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