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做毽子》原文,完成后面的阅读理解题!
1.如果想知道毽子的做法,应该重点阅读第______自然段。由此可知做毽子的步骤:首先,______;最后,__________;最后,______。
➠答案解析:选文主要描述了汪曾祺小时候如何制作毽子的过程以及毽子制作材料的选择和讲究。第一自然段主要写了毽子的做法。“选两个小铜钱,大小厚薄相同,轻重合适,叠在一起,用布缝实,这便是毽子托。在毽托的一面,缝一截鹅毛管,在鹅毛管中插入鸡毛,便是一只毽子”主要写了做毽子的步骤:第一步,选两个小铜钱叠在一起,用布缝实,做成毽子托;第二步,在毽托的一面缝一截鹅毛管;第三步,在鹅毛管中插入鸡毛。
📝参考答案:1;选两个小铜钱叠在一起,用布缝实,做成毽子托;在毽托的一面缝一截鹅毛管;在鹅毛管中插入鸡毛。
2.阅读选文第2自然段,提取关键信息,下列结论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B | C |
制作毽子必须用活公鸡的鸡毛。 | 制作毽子最好的材料是从活的五彩大公鸡身上拔下来的鸡毛。 | “活”的鸡毛,用手摩挲几下,往墙上一贴,可以粘住不掉。 |
➠答案解析:A:原文提到“鸡毛须是公鸡毛”,“鸡毛要‘活’的,即从活公鸡的身上拔下来的”。因此,A选项是正确的。
B:文中虽然提到了“金绒帚子白绒哨子”是从五彩大公鸡身上拔下来的鸡毛,并且这种鸡毛被视为上乘,但并未明确指出这是制作毽子“最好的材料”。因此,这句话与原文不符。
C:原文提到“这样的鸡毛,用手摩挲几下,往墙上一贴,可以粘住不掉”。因此,C选项是正确的。
📝参考答案:B
3.联系上下文,对“踢毽子是乐事,做毽子也是乐事”的理解正确的有( )(多选)
A | B | C |
从踢毽子中可以获得游戏的快乐,做毽子取鸡毛的过程也充满乐趣。 | 从选材料到制作,每一步都要细心,这样做出来的毽子便足以让“我们”感觉快乐与自豪。 | 做毽子时冒险摁住公鸡给它拔毛的过程也充满乐趣。 |
➠答案解析:A:这个选项是正确的。文中明确提到踢毽子是乐事,说明踢毽子本身能带来快乐。同时,在做毽子的过程中,孩子们会“瞄”上谁家的鸡,有时明着要,有时趁没人看见就拔毛,这种取鸡毛的过程也充满了童趣和乐趣。
B:这个选项也是正确的。文中详细描述了制作毽子的过程,从选两个小铜钱到缝实,再到插鸡毛或缝鸡毛,每一步都需要细心和耐心。而制作出来的上好的毽子,不仅外观美观,还能让孩子们感到自豪,因此这个过程也是快乐的。
C:这个选项同样正确。虽然文中没有明确说“冒险”是乐趣,但从“有时是明着跟人家要,有时趁没人看见,摁住一只公鸡,噌噌拔了两把毛就跑”的描述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孩子们在做这件事时的调皮和兴奋,这种略带冒险性质的行为对他们来说无疑也是充满乐趣的。
📝参考答案:ABC
4.阅读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知,做鸡毛毽子时缠鸡毛:一要______,二要_____。这样“踢起来尤为得劲儿”,反映了“我们”_____的心情。
➠答案解析:根据句子“把鸡毛直接缝在毽托上,把鸡毛根部用线缠缚结实,使之向上直挺”,我们可以总结出缠鸡毛的两个要点:一要把鸡毛根部用线缠缚结实。这是为了确保鸡毛能够牢固地固定在毽托上,不会在踢毽子的过程中脱落。二要使鸡毛向上直挺。这是为了保持鸡毛的挺括度,使毽子在踢起来时能够有更好的弹性和飘逸感。
“这和插在鹅毛管中相比,踢起来尤为得劲儿”,这反映了“我们”对于直接缝鸡毛并缠缚结实这种做法的认可和喜爱,因为这样做出来的毽子踢起来更加得劲,反映了“我们”在制作毽子并试踢后感到兴奋和高兴的心情。
📝参考答案:缠缚结实;使之向上直挺;兴奋、高兴。
5.文中画横线的句子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系列动作描写,刻画出孩子们_____的形象。
➠答案解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通过“瞄”“摁”“拔”“跑”一系列动作描写,刻画出孩子们调皮捣蛋、活泼机灵的形象。
“瞄”字表现出孩子们早就盯上了目标,心中有了打算;“要”则是他们获取鸡毛的直接方式之一,有时他们会大方地向人家讨要;“摁”和“拔”则描绘出他们在无人注意时,迅速而果断地拔下鸡毛的场景。这些动作连贯而生动,展现了孩子们为了制作毽子而展现出的机灵和调皮的一面。
📝参考答案:瞄;摁;拔;跑;活泼、调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