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事(秋瑾)拼音版注音:
jìng yǒu wēi cháo yàn , yīng lián gù guó tuó 。
竟有危巢燕,应怜故国驼。
dōng qīn yōu wèi yǐ , xī wàng jì rú hé ?
东侵忧未已,西望计如何?
rú shì sī tóu bǐ , guī rén yù fù gē 。
儒士思投笔,闺人欲负戈。
shuí wéi jì shí yàn , xiāng yǔ wǎn tuí bō ?
谁为济时彦,相与挽颓波?
感事(秋瑾)翻译:
竟有居住在即将倾覆的燕巢之中的燕子,应叫人哀怜将见到祖国的沦亡了!
对东方的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还没有忧愁完,西方的帝国主义又来侵略,我们有什么好办法对付呢?
读书人准备投笔从戎,妇女们将要扛起武器拯救国家危亡。
谁是那拯救国家危急时局的豪杰,和我一同挽回这既倒的局势。
感事(秋瑾)赏析:
首联连用了两个典故:“危巢燕”和“故国驼”。官门的铜驼四周长满了荆棘,可见是江山易改,社稷倾废。但秋瑾在此写“应怜故国驼”,大概还是只担心国家将亡。
此联两个虚词用得工整且巧妙。“竟有” 二字,将诗人急切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国家的局势已经如此不堪了,国人竟然还象筑巢危屋的燕子那样浑浑噩墨、怡然自得。诗人恨不能大声疾呼以警世人猛醒,这“竟有”二字可谓震聋发聩。与“应怜”则是浑然天成的妙对。国家就要变成一片废墟了,还不堪怜吗?还不应怜吗?“竟有”是呐喊,是登高疾呼;“应怜”则是沉吟,是潸然泪下。
颔联两句点明诗人如此疾呼的缘由,是因为祖国面临着东西方帝国主义的入侵和瓜分。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时,诗人只有十八、九岁,就已经开始为国事而忧,“绿蛾蹙损因国家。”(《赠曾彼石》)到诗人写《感事》,又经历了八国联军的掠夺烧杀。同年稍早,诗人写《杞人忧》:“幽燕烽火几时收,闻道中洋战未休。捺室空怀忧国报,难将巾帼易兜鍪。”用战国时代鲁国漆室邑的一个未嫁女子因为“鲁君老,太子幼”而倚柱叹息的故事,表达愤恨身为女子不能驰骋疆场为国效力的遗憾。此诗中的“东侵”“西望”既是实写日本和八国联军的入侵,又可看作是泛指帝国主义从四面八方蚕食中华神州。
诗人在颈联中明确表达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同仇敌忾之气概。你看书生渴望投笔从戎,妇女也准备拿起武器。侨士投笔,让我们联想起东汉班超的故事。在这里,诗人固然写出中国人民不甘屈辱的反抗精神,又何尝不是在抒发自己的报国之志!
尾联两句的那一问“谁为济时彦,相与挽颓波。”唐朝韩愈《进学解》有“回狂澜于既倒”之句,秋瑾写“挽颓波”,也是力挽狂澜拯教祖国的意思。“谁为济时彦 ”这一问,又照应了开首的“竟有危巢燕”一句。正因为有这么多“危巢燕”似的昏睡的国民,才会有诗人这痛心疾首的一问。秋瑾早年,因为志向远大,襟怀不俗,难免常有曲高和寡之感,“但恐所好殊, 不遇知音赏!”(《咏攀》)“却怜同调少,感此泪痕多。”(《思亲兼柬大兄丙申作二章》)结婚后,丈夫又是个趋利世俗之人,更难免悲叹“可怜谢道韫,不嫁鲍参军。”(《谢道锡》)但从《感事》这首诗之后,诗人所表达的对同调的渴望,乃是寻求志同道合的战友,而不仅仅是“若无子期耳,总负伯牙心”(《咏琴志感》)那种个人心灵的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