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网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含义解释及出处)

2017-10-20 08:47:18
来源:小升初网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写的是少年周恩来耳闻目睹中国人在外国租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周围的人都敢怒不敢言,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文中通过对人物语言、神态等描写,细致地刻画了人物。

  1910年,12岁的周恩来随同伯父来到东北的沈阳,在当时的“奉天省官立东关模范两等小学校”读书。

  新的学期开始了,学校的魏校长为了测验学生的学习目的在一次讲“立命”的修身课上,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你们读书是为了什么?

  有的同学回答:“为明理而读书!”

  也有的回答:“为做官而读书!”

  一些家境贫困的学生则回答:“为挣钱,为吃饭,为不受欺侮而读书……”

  还有一个鞋店老板的儿子说:“为家父而读书!”引的全班同学一阵笑声。

  校长对这些回答都不满意,脸色沉了下来,他走到新来的周恩来座位旁边,问道:“周恩来,现在你来回答,为什么要读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庄重地回答。

  由于周恩来是南方人,魏校长一时间没能听懂他的回答,于是周恩来又沉着、大声地重复了一遍:“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这异乎寻常的回答,使魏校长为之一振,也使得整个教室鸦雀无声。校长万万没有想到这年幼的周恩来,竟有如此远大的抱负。老校长高兴得连连点头称赞:“好哇!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周生啊!”

  正是因为有了明确的学习目的和远大的理想,周恩来成为了中国第一任总理,更成为了倍受世界人民景仰的一位时代伟人。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句誓言,百年以来,一直在中华学子之间流传,成为他们共同的一句座右铭。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阅读理解题及答案(阅读答案六)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阅读理解题及答案(阅读答案六)

2022-11-26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阅读理解题及答案(阅读答案五)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阅读理解题及答案(阅读答案五)

2022-11-26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立志读尽人间书》阅读理解题及答案(阅读答案)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立志读尽人间书》阅读理解题及答案(阅读答案)

2022-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