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阅读《红岩》一文,完成后面的阅读理解题目!
1.用简洁的语言,将故事情节补充完整。
暗夜,在渣滓洞集中营里,江姐又要被审讯。→_____→_____。
➠答案解析:阅读文本,根据已知情节锁定未梳理内容的阅读范围,根据“人物+情节”梳理内容即可。第1自然段交代了江姐又要被审讯。第2~9自然段主要写敌人严刑逼供,江姐宁死不招。第10~12自然段主要写江姐坚贞不屈,获得革命者的敬佩与赞扬。据此作答即可。
📝参考答案:江姐遭受严刑;江姐坚贞不屈。
2.文章中画双横线的语句,反复描写了敌人的语言。选出对其理解恰当的一项( )。
A | B |
敌人反复询问江姐,请求江姐能说出党的秘密。 | 敌人心平气和地追问江姐,认为江姐会说出来。 |
C | D |
敌人的审讯已经丧心病狂,面对江姐束手无策。 | 敌人一次次拷打江姐,江姐没有说出任何秘密。 |
➠答案解析:结合句子联系上下文加以理解。“你说不说?到底说不说?”此句出现两次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表现了敌人的审讯已经丧心病狂,侧面突出了敌人一次次拷打,江姐都没有说出任何秘密。
📝参考答案:D
3.第⑦自然段中“人们感到竹签像钉在每一个人心上”,选出对其理解恰当的一项( )。
A | B |
同志们心连着心,对江姐的处境感同身受。 | 每位同志都遭受过和江姐一样的毒刑拷打。 |
C | D |
竹签子钉在手指里如同钉在心里一样疼痛。 | 竹签深深地撕裂着血肉,令人感到很恐惧。 |
➠答案解析:联系“人们感到竹签像钉在每一个心……又是一阵令人心悸的泼水的声音!”可知,战士们关切江姐,江姐受到了竹签穿指这种酷刑,战士们也感同身受。
📝参考答案:A
4.文章中画曲线的语句都是环境描写,选出对其作用理解最恰当的一项( )。
A | B |
野草枯黄,落叶飘零,光秃秃的枝干,环境烘托出悲凉恐怖之感。 | 说明江姐受到严刑逼问的时间之长,从深夜开始一直审讯到天亮。 |
C | D |
表现出江姐在阴森恐怖的环境中经受了一夜的折磨,始终意志坚定。 | 交代了渣滓洞集中营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周边的自然环境很恶劣。 |
➠答案解析:环境描写作用主要有交代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环境特征、天气状况等渲染气氛,烘托心情。这道题目环境描写主要突出江姐被审讯时恐怖的气氛与战士们悲凉的心境。
📝参考答案:A
5.联系上下文,想象画面,把你想到的画面,在第③自然段中的横线上写下来。
➠答案解析:结合文本内容进行想象。本文续写内容承接江姐被审时语气坚定的表现,据此可以回想江姐以往的表情与革命信念进行续写。示例:刚被押进渣滓洞的那天,她在同志们面前微笑着,充满胜利信心的刚毅神情。
📝参考答案:刚被押进渣滓洞的那天,她在同志们面前微笑着,充满胜利信心的刚毅神情。
6.第⑪自然段中,同志们给江姐写了信。请你先从信中【A】【B】【C】句中选择一句话,再根据文章中对江姐的具体描写(至少两处),写出你对所选择语句的理解。
我选择的是______句,我的理解: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选择自己理解最深刻的进行回答即可。示例A句:结合“上级的姓名、住址,我知道。下级的姓名、住址,我也知道……这些都是我们党的秘密,你们休想从我口里得到任何材料!”此句语言描写,表现了江姐的坚定,绝不背叛同志与党的忠贞信念;“彻夜受刑后的江姐,昏迷地一步一步拖着软弱无力的脚步,向前移动。鲜血从她血淋淋的两只手的指尖上,一滴一滴地往下滴落。”此句细节描写突出了江姐遭受严刑拷打时间长和她软弱无力、鲜血淋漓的悲惨形象,表现出敌人的残暴、狠毒,突出江姐的意志坚定,对革命的坚贞不屈。
📝参考答案:A;“上级的姓名、住址,我知道。下级的姓名、住址,我也知道……这些都是我们党的秘密,你们休想从我口里得到任何材料!”此句语言描写,表现了江姐的坚定,绝不背叛同志与党的忠贞信念;“彻夜受刑后的江姐,昏迷地一步一步拖着软弱无力的脚步,向前移动。鲜血从她血淋淋的两只手的指尖上,一滴一滴地往下滴落。”此句细节描写突出了江姐遭受严刑拷打时间长、软弱无力、鲜血淋漓的悲惨形象,表现出敌人的残暴、狠毒,突出江姐的意志坚定,对革命的坚贞。
7.好的文章题目可以概括主要内容,可以表达中心意思,还可以……请你给这篇短文起个题目,并写出理由。
题目《____》,理由:______。
➠答案解析:拟题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根据文章主要内容拟题。本文主要写了敌人严刑逼供,都不能使江姐屈服。故可用“坚贞不屈的江姐”为题即可。
📝参考答案:坚贞不屈的江姐;因为江姐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依然坚强不屈。
8.读了红色经典小说《红岩》的节选,小刚想到了《囚歌》。你由革命先烈江姐的故事想到了什么,诗歌、故事、书籍……请将你想到的内容写在下面图示中。
➠答案解析:结合平时阅读积累填写出你熟悉的革命烈士的名字,并列举出与其有关的故事、诗歌即可。阅读革命先烈江姐的故事,我会想到革命烈士夏明翰及他的《就义诗》等。
📝参考答案:夏明翰《就义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