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网

朱自清《冬天》阅读理解题及答案(阅读答案二)

2025-03-18 09:38:39
来源: 小升初网

  认真阅读朱自清《冬天》一文,完成后面的阅读理解题目!

朱自清《冬天》

朱自清《冬天》2

  1.文章写了哪三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第一件:_______。

  第二件:_______。

  第三件:_______。

  ➠答案解析:这道题目主要考的是对文章内容的总结概括,阅读文章可以发现,文章条理清晰,一共四段,第①段是写儿时的冬天,“我”和家人围着“小洋锅”吃白水煮豆腐。第②段写静静的冬夜,“我”与友人泛舟西湖。;第③段写“我”和妻儿在台州城里过了一个幸福的冬天。最后一段就是点明文章的主题。

  📝参考答案:第一件:儿时的冬天,“我”和家人围着“小洋锅”吃白水煮豆腐。第二件:静静的冬夜,“我”与友人泛舟西湖。第三件:“我”和妻儿在台州城里过了一个幸福的冬天。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写得很好,请你根据括号里的提示进行赏析。

  ①“洋炉子”太高了,父亲得常常站起来,微微地仰着脸,觑着眼睛,从氤氲的热气里伸进筷子,夹起豆腐,一一地放在我们的酱油碟里。(请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注意加点的词)

  ②那时九点多了,湖上似乎只有我们一只划子。有点儿风,月光照着软软的水波;当间那一溜儿反光,像新研的银子。(请从从我做趁辞的角度赏析)

  ➠答案解析:①这道题目主要考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对于句子的分析,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个是看句子是否使用修辞方法,如果没有就要分析句子里的主要词语,该句子使用一系列的动词“站,仰,觑,伸,夹”,“仰”,因炉子高而抬着头;“觑”,把眼睛眯成一条缝;“伸进”“夹起”,手拿着筷子很快地到锅里夹豆腐。这是对父亲动作的描写,这样的细节描写,详细、生动地写父亲仔细地、比较费劲地从氤氲的热气里给“我们”夹豆腐,表现出父亲浓浓的爱子之情。

  ②)这道题目主要考赏析修辞。作答时,需先明确修辞,然后结合修辞本身的特点和具体的语境分析其在表情达意上的效果即可。这句话把夜晚月光照映、微风吹拂的湖面上水波与水波之间的地方比作新研的银子,这是比喻的修辞。结合语境可知,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月夜的静美,表达了我与友人之间友情的温暖。

  📝参考答案:①“仰”,因炉子高而抬着头;“觑”,把眼睛眯成一条缝;“伸进”“夹起”,手拿着筷子很快地到锅里夹豆腐。运用动作描写,详细、生动地写父亲仔细地、比较费劲地从氤氲的热气里给“我们”夹豆腐,表现出父亲浓浓的爱子之情。②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夜晚月光照映、微风吹拂的湖面上水波和水波之间的地方比喻成新研的银子,形象地描写出冬日月夜的静、美,表达出“我”与友人游西湖时感受到的温暖友情。

  3.“外边虽老是冬天,家里却老是春天。”这句话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它在文中有什么深刻含义?

  ➠答案解析:该句子在段落结构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前面写的是外面是冬天,而下面就是写家里是春天,因此起到了过渡作用。该句子突出了家里的温暖,表达了对亡妻的思念之情。

  📝参考答案:承上启下。外边是冬天,而家里是春天,表现出家中的温暖、作者对家的牵挂,以及作者对已故妻子的思念之情。

  4.全文由三幅画面构成,请你就其中某一幅画面的内容,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举一个具体的例子,谈谈感受。

  ➠答案解析:文章描写了三幅画面前三段就是三幅画面,那文章的最后以段就是点睛的段落因为最后是一句话作为结尾,那它就是点明主题的句子,在结尾处点题,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关于对文章的感悟,能紧扣某一幅画面的主题,从亲情或友情或爱情的角度举例谈感受即可。如:每次奶奶来我家,她都会接我放学,一路上嘘寒问暖。我感受到了奶奶对我的深切关怀。

  📝参考答案:每次奶奶来我家,她都会接我放学,一路上嘘寒问暖。我感受到了奶奶对我的深切关怀。

  🔹朱自清冬天(阅读答案一)

  🔹冬天(阅读答案一)

  🔹冬天(阅读答案二)

冬天之美阅读理解题及答案(阅读答案)

冬天之美阅读理解题及答案(阅读答案)

2025-03-06

《松坊溪的冬天》阅读理解题及答案(阅读答案)

《松坊溪的冬天》阅读理解题及答案(阅读答案)

2025-02-21

《冬天》阅读理解题及答案(阅读答案二)

《冬天》阅读理解题及答案(阅读答案二)

2025-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