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阅读《团圆饼》一文,完成后面的阅读理解题目!
1.母亲为什么要叫“团圆饼”而不叫“月亮饼”?
→答案解析:结合第2自然段,母亲说月亮挂在天上照亮世间的,不能摘下来吃,因此改为团圆饼,并借这个名字抒发她渴望一家团圆的热切心情。
➤参考答案:团圆饼寓意着一家人团团圆圆,表达了母亲对远在北京的父亲的思念。
2.线句描写了外公什么特点?表达了我对外公什么样的情感?
→答案解析:结合“我听了心里怅怅的,抬头望外公,他笑得满脸皱纹,白胡须在月光中微微飘动。我觉得外公像一位老仙翁,就要冉冉升天而去,不由得一阵心酸,几乎掉下泪来。”这是对外公外貌的描写,写出了外公年迈衰老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希望家人团聚,不忍分离的心情。
➤参考答案:作者写出了外公年迈衰老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希望家人团聚,不忍分离的心情。
3.根据文中信息,判断下面说法,用“√”“×”表示。
①从文中的情节中可知母亲思念北京的父亲,渴望以家人团圆。______。
②文中的我是一个顽皮捣蛋的孩子,不顾家人偷吃月亮饼。______。
→答案解析:①从文中的情节中可知母亲思念北京的父亲,渴望以家人团圆。正确。
②文中的我是一个善解人意的孩子,并没有不顾家人偷吃月亮饼。
➤参考答案:√、×
4.文末引用了诗句“每逢佳节倍思亲”,作者这么写有什么用意。
→答案解析:“每逢佳节倍思亲”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中表达了诗人每到重阳节倍加思念远方亲人之情。后来就成为了人们表达思念亲人之情的佳句。在这篇课文中,作者通过母亲的团圆饼感受到家人渴望一家团圆的心情,因此不由得发出了“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感触。旨在强调中秋节对于家庭团聚和思念亲人的重要意义,加深了文章的情感色彩,增强了文化底蕴和情感共鸣。
➤参考答案:表达了作者思念父亲,渴望家人团圆的心情。引用诗句丰富了文章内容,点明了文章主旨。
5.团圆饼作者用难忘记,直到长大后还写下这篇文字纪念。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作者难忘团圆饼的理由是什么。
→答案解析:团圆饼在文中象征着家庭的温暖和传统节日的重要性,作者通过回忆和描述制作团圆饼的过程,表达了对家庭温暖和传统文化的珍视,以及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参考答案:妈妈做的团圆饼美味好吃,团圆饼象征着团圆团聚的美好愿望,想起团圆饼同时也怀念了自己温馨美好的童年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