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网

薄暮下的刀锋阅读理解题及答案(阅读答案)

2024-08-30 09:19:03
来源:小升初网  

  阅读下面《薄暮下的刀锋》原文,完成后边相应的阅读理解题!

《薄暮下的刀锋》原文 (1).png

《薄暮下的刀锋》原文 (2).png

  1.本文通过不同的视角讲述了一个市井手艺人的故事。请你试着从磨刀人的视角,运用小标题梳理故事情节,从“我”的视角梳理心理变化。

工作簿1_Sheet2.png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故事情节梳理。先明确”磨刀”是贯穿全文的线索,按时间顺序去寻找事件。结合第一至四段内容可知,按磨刀人的视角,这几段写了“试刀锋”。按“我的视角,③处填写“好奇”。结合第五段内容可知,①处填写“开刀刃”。按“我的视角,写了“惭愧”。结合第六至八段内容可知,这几段写了“磨刀锋”。按“我的视角,写了“不耐烦”。结合第九段内容可知,②处应填写“收工钱”。按“我的视角,④应填写“赞同”。结合第十段内容可知,这段写了“拒商机”。按“我的视角,⑤处填写“深思”。从这些内容中我的发现可概括为:⑥处应填写:磨刀人是一个不贪利、吃苦耐劳、工作认真、耐心细致、品德高尚的人。

  ➤参考答案:开刀刃;收工钱;好奇;赞同;深思

  2.阅读后,同学们认为故事中“磨刀人拒绝生意”这一情节不够合理,请你结合文章及材料,表达自己的想法。

  材料一:

  磨刀人有自己的老规矩:

  ①不能随便磨一磨就收钱;

  ②只要收钱,必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③磨刀人不按劳动计费,即使付出再多劳力,必按“件数”计费。

  材料二:

  中国有一种传承叫工匠精神。工匠精雕细琢、精益求精,在“作品”中倾注自己毕生精力。这些“作品”大到一项工程,小至一个工具,不仅仅是对技艺的追求,更有着奉献精神与济世情怀。他们热爱自己所做的事,胜过爱这些事所带来的金钱。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分析。通读短文,结合题目中给出的材料可知,我认为“磨刀人拒绝生意”这一情节写得够合理,因为在生活中往往那些小人物、普通人的品行、修养会更高。文章中的磨刀人正是这样一个普通的人物,但他的品行修养使作者感动。这一情节表现了他不光是为了金钱,更重要的是对起自己的良心。表现出他诚实、不贪婪的品质。

  ➤参考答案:我认为“磨刀人拒绝生意”这一情节写得够合理,因为在生活中往往那些小人物、普通人的品行、修养会更高。文章中的磨刀人正是这样一个普通的人物,但他的品行修养使作者感动。这一情节表现了他不光是为了金钱,更重要的是对起自己的良心。表现出他诚实、不贪婪的品质。

  3.同学们在讨论故事主人公时,各抒己见。请你捕捉文章内容中的关键词句,关注人物塑造方法,体悟人物形象,完成下面的表格。

工作簿1_Sheet2(1).png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分析。从文中磨刀人的磨刀过程以及邻居们要磨刀他却离开等情节和题目表格中的提示可知,表格①处可填写“好似剪纸”。②处可填写“动作描写”。③处可填写“认真细心”。④处应填写“他却说:‘那可不成,刀既然到了我手里,就属于我’”。⑤处应填写“语言描写”。从这些内容可体悟出磨刀人具有不贪、吃苦耐劳、工作认真、耐心细致、品德高尚等优秀品质。

  ➤参考答案:好似剪纸;动作描写;认真细心;他却说:“那可不成,刀既然到了我手里,就属于我。”;语言描写;磨刀人具有不贪、吃苦耐劳、工作认真、耐心细致、品德高尚等优秀品质

  4.联系《童年》,与文中的“轻贱者往往品重,位卑者往往德高”不符的是(_____)

AB
阿廖沙被外祖父毒打生病时。小茨冈总会来看望他,陪他聊天,以驱散他的寂寞与疼痛。外祖母得知老工人格里高利在大街上乞讨,便会给他送东西或是请他进屋喝茶。
CD
格里高利发现一个走失的男孩。他不仅带他找到父亲,还给了男孩许多吃的。阿廖沙在街上被大孩子们嘲笑,他勇敢地与他们打架维护自己的尊严。

  →答案解析: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通读短文,结合题目中给出的选项可知,文中的“轻贱者往往品重,位卑者往往德高”这句话意思是:底层的劳苦大众一般比那些所谓的上流要有道德。因此,选项中与文中的“轻贱者往往品重,位卑者往往德高”意思不符的是:D.阿廖沙在街上被大孩子们嘲笑,他勇敢地与他们打架维护自己的尊严。A、B、C项都表现出了“轻贱者往往品重,位卑者往往德高”这句话的意思。

  ➤参考答案:D

  5.本文得到多次转载,有的编者略去了文章最后一段,以张老师那句“轻贱者往往品重,位卑者往往德高”作为结尾;有的编者则以作者视角以“薄暮下的刀锋”作为结尾,你觉得哪个结尾更好?请说明原因。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语段作用分析。通读短文,结合题目中讨论的两个结尾,我觉得以作者视角以“薄暮下的刀锋”作为结尾更好。因为后者照应了题目,点明了主旨。同时也告诉了人们做人的道理:诚实、守信、不贪。

  ➤参考答案:我觉得以作者视角以“薄暮下的刀锋”作为结尾更好。因为后者照应了题目,点明了主旨。同时也告诉了人们做人的道理:诚实、守信、不贪。

《考验》阅读理解题及答案(阅读答案)

《考验》阅读理解题及答案(阅读答案)

2024-08-29

《棋手》阅读理解题及答案(阅读答案二)

《棋手》阅读理解题及答案(阅读答案二)

2024-08-29

拱桥阅读理解题及答案(阅读答案)

拱桥阅读理解题及答案(阅读答案)

2024-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