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网

《绿》阅读理解题及答案(阅读答案五)

最后更新: 2025-01-08 09:32:38
来源: 小升初网

  阅读朱自清《绿》,完成下边相应的阅读理解题!

朱自清《绿》原文 (1).webp

朱自清《绿》原文 (2).webp

  1.给加框的字注音。

  外___________。

  阴___________。

  棱___________。

  飘___________。

  寻它不___________。

  比___________。

  蕴___________。

  抚___________。

  →答案解析: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要注意区分平、翘舌音和前、后鼻音。平时要多读,多练。“分外”的“分”应读“fèn”,格外;超过平常。“薄阴”的“薄阴”应读“bó”,稍微有些阴天。“棱角”的“棱”应读“léng”,指物体的边角或尖角。“飘散”的“散”应读“sàn”(烟雾、气体等)分散在空中。"寻它不着”的“着”应读“zháo”,到处找也没找到。“比拟”的“拟”应读“nǐ”,修辞方式,把物拟作人或把人拟作物。“蕴蓄”的“蓄”应读“xù”,蕴藏;积蓄。积藏于内,未显露出来。"抚摩”的“摩”应读“mó”,用手摩娑。

  ➤参考答案:fèn、bó、léng、sàn、zháo、nǐ、xù、mó

  2.“梅雨潭”因为什么而得名?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及提取关键句子的能力。选文第二段是对梅雨潭的介绍,在文中找到题干关键词,联系上文“岩上有许多棱角;瀑流经过时,作急剧的撞击,便飞花碎玉般乱溅着了。那溅着的水花,晶莹而多芒;远望去,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纷纷落着。据说,这就是梅雨潭之所以得名了。”可知答案。

  ➤参考答案:因为岩上有许多棱角;瀑流经过时,作急剧的撞击,便飞花碎玉般乱溅着了。那溅着的水花,晶莹而多芒;远望去,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纷纷落着。据说,这就是梅雨潭之所以得名了。

  3.这篇文章多用比喻句,找出你认为最生动的比喻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比喻句的理解和运用。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在文中“那醉人的绿呀!仿佛一张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将“梅雨潭的绿”比喻成“极大的荷叶”生动形象的写出梅雨潭的绿的程度。在文中“她松松地皱葱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地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地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她又不杂些儿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这句话是在描写梅雨潭的绿,将“梅雨潭的绿”比喻成“少女的心、皮肤、碧玉”,写出了梅雨潭“绿”得柔软,明亮,嫩滑,温润。

  ➤参考答案:那醉人的绿呀!仿佛一张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我想张开两臂抱住她;但这是怎样一个妄想呀。

  4.写出带有“绿”字的诗句,看谁写得最多。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默写。“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出自唐朝贺知章的《咏柳》。这是一首咏物诗,写的是早春二月的杨柳。“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出自唐代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这是一首描绘西湖美景的名篇。这诗处处扣紧环境和季节的特征,把刚刚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描绘得生意盎然,恰到好处。“京口瓜洲—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出自宋代王安石的《泊船瓜洲》,这首七绝触景生情,通过对春天景物的描绘,表现了诗人此番出来做官的无奈和欲急切回归江宁的愿望。

  ➤参考答案:

  《咏柳/柳枝词》

  唐代: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钱塘湖春行》

  唐代: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绿》阅读理解题及答案(阅读答案四)

朱自清《绿》阅读理解题及答案(阅读答案六)

朱自清《绿》阅读理解题及答案(阅读答案六)

2025-01-08

《绿》阅读理解题及答案(阅读答案四)

《绿》阅读理解题及答案(阅读答案四)

2024-02-19

《绿》阅读理解题及答案(阅读答案三)

《绿》阅读理解题及答案(阅读答案三)

2022-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