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第二自然段的横线内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关联词语,“到那里去看看”和“会点燃你对帝国主义仇恨的火焰,激发你对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这两句话是条件关系,故关联词应为“只要…就…”。
➤参考答案:只要,就
2.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作者在圆明园遗址看到了威武的 ,嫩绿的 ,盛开的 ,怒视的 ,通过描写这些景物,抒发了作者 。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根据“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门口那对威武的狮子。”“继续往里走,只见废墟上长出了嫩绿的小草,路两旁松墙内盛开着五彩缤纷的花朵”“走到旧址旁,我看见有一匹石马屹立在那里”可知答案。
➤参考答案:狮子小草花朵石马对帝国主义痛恨,对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之情
3.作者引用诗句的目的是什么?( )(多选)
A.表明八国联军的大火是不能让中国灭绝的,中国人民必会生生不息。
B.说明侵略者虽然烧毁了我们美丽的圆明园,但是毁不了中华民族坚韧不拔、不畏艰难的精神。
C.不管烈火怎样无情地焚烧,只要春风一吹,又是遍地青青的野草,极为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句子的作用,引用诗句的目的,引用诗句的作用:1、可使所表达的语言意思简洁凝练,增添感染力,有利于作者表情达意。2、可为作者的观点和看法提供有力的论据,增强说服力。3、有利于读者在阅读中产生联想或共鸣,达到推陈出新,增强生动性的效果,或幽默风趣,增强形象性的效果。通读文章,根据“只见废墟上长出了嫩绿的小草,路两旁松墙内盛开着五彩缤纷的花朵,充满了无限生机。”“侵略者虽然烧毁了我们美丽的圆明园,但是毁不了中华民族坚韧不拔、不畏艰难的精神。”可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更深层面是明八国联军的大火是不能让中国灭绝的,中国人民必会生生不息。同时说明侵略者虽然烧毁了我们美丽的圆明园,但是毁不了中华民族坚韧不拔、不畏艰难的精神。而非表层的野草顽强的生命力。
➤参考答案:A B
4.找出文章的中心句。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找中心句,中心句是能体现文章中心思想的句子,或最能表现文章主要内容或主要意思的句子,叫做“中心句”。也可以说文章的“中心句”应是文章写作内容的集中体现。本文的中心句是
“啊!圆明园,你的景色如此多娇。你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你是侵略者罪行的见证,你永远激励着华夏子孙为振兴中华而奋发向上。”
➤参考答案:啊!圆明园,你的景色如此多娇。你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你是侵略者罪行的见证,你永远激励着华夏子孙为振兴中华而奋发向上。
5.根据短文内容,判断对错,用“√”“×”表示。
①短文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水的热爱之情和对帝国主义的痛恨。 。
②作者通过描写圆明园的美丽景物,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全是作者对圆明园的热爱之情。 。
③圆明园被英法联军毁掉,告诉我们落后便要挨打,只有国家富强,别人才不敢欺侮我们。 。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①正确,②“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全是作者对圆明园的热爱之情。”错误,还有对帝国主义的痛恨。③错误,文章表达作者对祖国山水的热爱之情和对帝国主义的痛恨,而非是“落后便要挨打,只有国家富强,别人才不敢欺侮我们。”
➤参考答案:√、×、×
6.文章的最后一段起什么作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解析:本文考查句段作用,第一步:明确句段位置,读懂句段内容,因为不同位置的句段在文中的作用有所不同,明确句段位置就显得特别重要,而读懂句段内容又是分析句段作用的前提。第二步:确定分析角度,结合文本分析,依据句段位置,确定对句段作用分析的角度,然后结合文本具体内容分析作答。在一篇文章中,结尾可能会总结全文,并且进一步深化主题,这些总结和深化主题的内容就是作为文末的点睛之笔,升华主题的关键。最后一段总结全文,并且进一步深化主题,表达了对帝国主义仇恨,对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之情,侵略者虽然烧毁了我们美丽的圆明园,但是毁不了中华民族坚韧不拔、不畏艰难的精神。
➤参考答案:最后一段总结全文,并且进一步深化主题,表达了对帝国主义仇恨,对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之情,侵略者虽然烧毁了我们美丽的圆明园,但是毁不了中华民族坚韧不拔、不畏艰难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