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作者要写的是家乡的鸭蛋,为什么在文章的开头要介绍家乡的端午风俗呢?家乡的端午有哪些风俗?
答: 。
参考答案:从文章思路来看,文题是“端午的咸鸭蛋”,因此,首先必须写端午风俗,从各地均有的风俗写到家乡独特的风俗,在写到“十二红”,写到“咸鸭蛋”;从写作手法上看,先浓墨重彩地描写出“端午”的气氛,就为文章主题“鸭蛋”预设了一个合理的背景。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贴五毒,贴符,喝雄黄酒,放黄烟子,吃“十二红”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②③段的主要内容。
答: 。
参考答案:第②段高邮咸鸭蛋名声大,第③段高邮咸鸭蛋质细而油多的特点。
3.本文透露了作者对家乡的咸鸭蛋什么感情?请结合文章内容举一例简要分析。
答: 。
参考答案:赞美、自豪。举例分析:“鸭多,鸭蛋也多。高邮人也善于腌鸭蛋”两个“多”,一个善于写出了对家乡人的赞美。“我走的地方多……我实在瞧不上”“完全不能相比”和“实在瞧不上”从侧面突出家乡鸭蛋的好,表达了作者赞美、自豪之情。
4.分析下列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
答: 。
参考答案:用“敲、挖、扎”三个动词,形象生动地把鸭蛋的吃法描绘出来了,“吱、冒”把吃鸭蛋时的动感和快乐的感受绘声绘色地表现出来,活灵活现极富生活情趣。
5.文中提到的“袁枚”是哪个朝代的诗人、诗论家?文中引用他的文章有什么作用?
答: 。
参考答案:清代。家乡的咸鸭蛋在历史上已负盛名(很有名气),作者以自己家乡的咸鸭蛋历史悠久,闻名全国而自豪骄傲。
6.课文第⑥段讲到小时候读“囊萤映雪”故事。囊萤,晋代车胤少时家贫,夏天以练萤火虫照明读书;映雪,晋代孙康冬天常利用雪的反光来读书。现在用来形容家境贫穷,勤学苦读。你还知道哪些关于学习刻苦的故事?请写出两个成语,并用简洁的语言概述这个故事的内容。
答: 。
参考答案:成语凿壁借光、韦编三绝、悬梁刺股、闻鸡起舞等。凿壁借光;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韦编三绝;是说孔子读《易》的次数之多,竟把编联简策的编绳翻断了多次。闻鸡起舞;传说东晋时期将领祖逖年青时就很有抱负,每次和好友刘琨谈论时局,总是慷慨激昂,满怀义愤,为了报效国家,他们在半夜一听到鸡鸣,就披衣起床,拔剑练武,刻苦锻炼。
7.材料连接:端午包粽子,中秋观圆月,重阳赏菊花……在中国古来绵长的文化书卷中,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却拥有一种相同的文化情怀。但与此同时,外来的文化和风俗在华夏大地上席卷开来。雍容的西方情人节——巧克力和玫瑰的魅力让人们忘却了七夕“鹊桥相会”的浪漫故事;狂欢的圣诞节——圣诞树和震撼的音乐让人们丢弃了火红的灯笼……
针对上述现象,六年级(5)班准备举办一次“走进民俗,走进传统文化”的主题班会,请你积极参与。
(1)布置会场时,同学们想选用一种富有传统文化意味的装饰物,你推荐选用哪一种?说说理由。
答: 。
(2)请为这次班会设计一个能够让多数同学都参与的活动,并写出这个活动设计的基本思路。
活动内容: 。
基本思路: 。
参考答案:我推荐悬挂中国结。大红的中国结悬挂在会场,富有民族的特色,也可以烘托出会场里热烈、喜庆的气氛。或我推荐贴一些窗花。红色的窗花,多姿多彩的图案,一定可以更好的表现出传统文化的韵味。//民俗文化知识竞赛。//组织者先设计竞赛题,班会上组织全体同学抢答,最后给优胜者颁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