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各位家长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比如:孩子看上去学习非常努力,上课总是第一个举手回答问题,下课也不和同学聊天,回家埋头做作业,经常半夜还在看书,可是一到考试成绩总是不理想……明明是老师和家长眼里的“好学生”,怎么偏偏成绩出来后变成了“差学生”?
我们这里说的差学生当然不是说孩子没有出息、不可雕琢,而是他们在学习成绩上或者是对学习知识的掌握上,没有找对方法,虽然也对学习有兴趣、也付出了努力,就是得不到让人满意的结果!但是通常来说呢,孩子们小学阶段并不能主动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教育专家研究发现,大多数学生是到了初中阶段甚至更晚,才会主动地、下意识地通过成绩来反思自己的学习,分析自己在方式、方法以及习惯、性格上的问题。
然而,真的要等到初中甚至高中才去改变学习方法和习惯吗?是不是太晚了!小学阶段是教育的关键时期,想要孩子未来的发展更顺利、教育更有效果,当然要抓住小学教育的黄金期,这个阶段,孩子年纪尚小,即便是有学习的兴趣以及努力的自觉性,也很难去发现自己的不足,这就需要老师和家长的有效引导。
孩子小学阶段与父母相处的时间会更多一些,所以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就显得更为重要,各位家长不要认为每天照顾孩子吃饭、睡觉、陪孩子完成作业就是大功告成了。当孩子的学习出现问题,也不要把责任推给老师,而应该静下心来与孩子好好聊一聊,帮孩子找出问题所在,然后对症下药去解决问题,帮孩子提高成绩。
那么家长怎样与孩子沟通,从哪些方面切入,才能真正找到问题所在呢?教育专家认为,影响孩子学习成绩的原因有很多,老师和家长都没有办法做到万无一失,但是有一些普遍存在的学习现象,可以很好地总结“好学生”与“差学生”的区别,可以有效帮助家长们找到孩子学习成绩不理想的问题所在!
教育专家建议各位家长,按照以下6个现象来对号入座,看看自己的孩子存在哪些问题,当然家长们想要了解孩子的情况,首先要心平气和地与孩子坐下来交流,不要知道孩子没考好就大发雷霆。有时候并不是孩子不努力,而是他们没有找到正确的方法,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而想要做到这些,需要父母的正确引导和教育。既然发脾气不能让孩子成绩提高,为何不按照专家建议,给孩子多一些关怀和指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