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小易妈的一位同事的11岁女儿动身去美国参加游学了,为期2周半的行程,她妈妈支付了3万多元的费用。除了游学,她还一直坚持让女儿学画,对培训机构和老师都是一等一的挑剔,花费自然不菲。按这个计算,一个暑假的开销轻轻松松过4万元。如今的暑假,已经完全成了不折不扣的“烧钱季”。
同时,小易妈还看到了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发布的《2017年中国教育财政家庭调查分析》所提供的多组数据:仅从全国小学范围来看,不同地区的生均校外培训支出差异较大,一线城市学生的平均校外培训支出达7896元/年,二线城市为4541元/年,其他市县为2336/年,不足一线城市的1/3,小学阶段的生均支出平均为2537/年。
从学科补习和兴趣拓展分别来看,小学阶段的学科补习参与率相对初、高中来说占比较低,仅为33.4%(初中43.7%、高中48.2%),一线城市39.4%,二线城市42.5%,其中东北地区的小学生学科补习参与率则接近60%。相对应的支出方面,小学生学科补习的生均支出为1475元/年,一线城市4950元,二线城市2774元。
小学生兴趣类校外培训参与率相对初、高中来说占比较高,达到27.9%(初中16.2%、高中14.6%),一线城市48.5%,二线城市39.4%。相对应的支出方面,小学生生均兴趣类校外培训支出为1111元/年,一线城市生均支出达3183元/年,二线城市为1885元/年。
该调查分析是以13110名中小学生作为分析的样本。其中,小学生7487名,初中生3358名,普通高中生2265名;农村地区的学生5124名,城镇地区的学生7986名。
这正如一些妈妈所说:看着别人家的孩子都去上各种兴趣班,或出去游学开阔视野了,让自己的孩子窝在家中,我实在是坐不住啊!这是绝大多数家长真实的焦虑,小易妈也对比了一下自己和周边同学、闺蜜给孩子的暑假开销,竟有种不是亲妈的感觉……
【绵绵妈】暑假开销上限¥#%&@ ——钻石妈妈
坐标:北京
孩子年龄:14/11/9
孩子性别:3个男娃,都在国际学校
报班:小儿子上数学暑假班12000、马术夏令营5880,海外亲子游15天费用10w+。
【妮妮妈】暑假开销21300元 ——白金妈妈
坐标:广州
孩子年龄:大宝7岁,小宝5岁
孩子性别:2个女孩
报班:游泳暑假班2000、网球暑假班3000、华东7日亲子自助游12800,小宝幼儿园暑期班3500
【麒麟妈】暑假开销13880元 ——黄金妈妈
坐标:长沙
孩子年龄:10岁
孩子性别:男
报班:英语3200、数学2780、作文2400、夏令营5500
【酒窝妈】暑假开销12500元 ——珍珠妈妈
坐标:北京
孩子年龄:6岁
孩子性别:女
报班:游泳暑假班3000、书法暑假班1500、舞蹈100/次、声乐150/次、围棋150/次
【小易妈】暑假开销5400元 ——吃土妈妈
孩子年龄:7岁
性别:男
报班:游泳暑假班3000、少儿编程360/次、英语600/暑假班5次
教育:暑假是拉开一个孩子差距的关键期
关于暑假,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叫“暑假退步”现象。这个现象来源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对美国亚特兰大3000名学生所做的一个为期两年实验,研究成果显示:
暑假结束后的新学期,优等生学习成绩会进步;
成绩最低的25%的学生,在假期里把上学期学到的东西忘了大半;
中等生在暑假期间没有变化,但也意味着又落后优等生一截。
年级越高,暑假学习退步的表现越明显。
可见,暑假对孩子的学习来说,确实是个不小的“敌人”。同时,也是一个关键期,只要利用好,就是孩子逆袭的最佳时期。所以不论怎么安排,一定要留出学习时间。
正是这些科学的研究成果,让家长更加忧虑,同时,也让校外培训机构、兴趣班、研学项目、博物馆/大学等游学活动风生水起。
妈妈:不“烧钱”我焦虑!“女性焦虑”时代已到来
当我给酒窝妈打电话时,她正在辅导闺女学英语。一个聪明、机警又能干的职场女性,为了孩子教育全身而退当起了全职妈妈,这是她规划已久的,希望时刻把孩子放在学习花园里汲取养分,分秒必争,可想而知她对孩子的期待以及孩子承受的压力。她说:“看见孩子学东西,我就不焦虑了!我还想着再给她买点线上的课程学,你有推荐的吗……”
不仅孩子学,酒窝妈自己也上过“戒吼”课,学习怎么控制情绪,不对孩子发火的同时,还能通过科学的教育方法引导和教育孩子。
可见在给孩子“烧钱”的背后,作为辅导和养育孩子的主力母亲来说,更多的是对自己知识储备、信息处理、情绪管理、生活技巧、社会交往、职场技能等各方面能力的深深不满和焦虑。
一篇题为《知识付费下半场:贩卖“女性焦虑”》的文章中也提到,养育子女和工作的双重压力,让妈妈这一角色的焦虑和求知欲成为了知识付费的主力。
文章建议,女性必须从功利化学习走向兴趣化学习,只有这样,学习行为才能持续,学习效果才有保障,学习习惯才能建立。放在孩子身上,也是同样的道理。
社会:潮流的、热门的、有用的,让知识被等级化
前几日,我给我大姑姐家的孩子买了一套文学读库,里面有《愤怒的葡萄》、《十字军骑士》等名著。昨日,我打电话问小外甥观感如何,12岁的孩子认真地回复我:“谢谢舅妈给我买的书,还没看,老师要我们抓紧时间学习,说时代发展这么快,一定要学点有用的。”这番话真叫我一时语塞,不知道怎么回应。
梁文道在《悦己》中说过:“读一些无用的书,做一些无用的事,花一些无用的时间,都是为了在一切已知之外,保留一个超越自己的机会,人生中一些很了不起的变化,就是来自这种时刻。”
况且,小易妈在想,社会发展科技进步,本应让教育资源配置更加合理,教育层次更加丰富多元,降低教育成本,但事实上,它却成了家长为孩子加分、考级、升学、留学、就业等教育“有用论”的“帮凶”。
近一两年,社会上一些新兴的、新鲜的教育形式和内容,也有不少家长不加甄别地盲目为之买单,不惜重金。
前几日,北京日报报道,目前国内的各种以博物馆、大学、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夏令营、体验营活动一席难求,如“中国通史”学习营、“清华北大”京城名校探访、“龙的传人”故宫深度研学等,形式新颖,收费不菲,如“10天带孩子走遍中国历史”暑期班,非会员标价每人3550元,“深度讲解故宫”每名儿童报价88元起(不含门票)。其中一家旅行时在暑假期间,打出“国博《复兴之路》大型主题展览研学之旅深度讲解高端团”的广告,2个小时讲解收费399元。一位学生家长抱怨:“这收费赶上家教了……”
各位宝爸宝妈,敢问:
出国游学真的比回老家看爷爷奶奶更高级吗?
学跳芭蕾真的比打乒乓更高级吗?
会打高尔夫真的比会爬树更高级吗?
了解黑洞原理真的比知道知了的公母更高级吗?
“烧钱”烧不出“精英教育”和“牛孩子”
随大流的游学、探校、上兴趣班,是真的为孩子长见识,还是用金钱筑起阶层的壁垒?值得每个父母冷静思考。
小易妈不认为单一靠“烧钱”就能烧出“精英教育”,烧出“牛孩子”,那些靠“烧钱”烧出眼界和高度的孩子,多数是家长一边“烧钱”一边有目标地在为孩子规划未来。如果说,孩子至少在“烧钱”后自信心得到了提高,那么一定是家长欠缺“失败教育”这一课的学习。自信心来自自身对失败不恐惧,包括正视、接纳和体验。
小易妈跟每位父母一样,都有一颗望子成龙的心,但我们更需要尊重教育规律,尊重孩子的个体发展规律,补充自己在养育方面欠缺的常识和知识。
在我们与时间和金钱博弈的过程中,不盲从不焦灼,尽可能地给孩子更多自主支配的空间,让孩子能够遵循自己的成长方式和速度、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梦想,选择如何度过自己的暑假以致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