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网

使青夷军入居庸三首其三拼音版注音、翻译赏析(高适)

2020-02-29 08:48:59
来源:小升初网  

使青夷军入居庸三首其三拼音版.jpg

  使青夷军入居庸三首其三拼音版注音:

  dēng dùn qū zhēng qí , qī chí kuì bǎo dāo 。

  登顿驱征骑,栖迟愧宝刀。

  yuǎn xíng jīn ruò cǐ , wēi lù guǒ tú láo 。

  远行今若此,微禄果徒劳。

  jué bǎn shuǐ lián xià , qún fēng yún gòng gāo 。

  绝坂水连下,群峰云共高。

  zì kān chéng bái shǒu , hé shì yī qīng páo 。

  自堪成白首,何事一青袍。

  使青夷军入居庸三首其三翻译:

  我骑着战马翻山越岭来回奔忙,漂泊失意令我愧对佩带着的这把战刀。

  没想到这次求仕远行现在会这样,为了微薄的俸禄奔波结果是空自苦劳。

  水流冲刷着极陡的山坡接连而下,群峰皆高耸直入云霄。

  蹉跎岁月应当已成满头白发,何必去当这小官着一身青袍。

  使青夷军入居庸三首其三赏析:

  言辞愤懑,其中的景物描写耐人寻味。全诗先写自己忙碌而无所作为,表达了对此种生活的厌倦;随之又很自然地流露出对身居卑职的无奈;连看到的景物也仿佛助长着诗人的这种情绪;最后诗人终于在反复思索、对比后,愤而表露出弃官而去的心志。《旧唐书》载:“(适)解褐汴州封丘尉,非其好也,乃去位,客游河右。”这段记载这与这组诗的思想内容十分切合。

  高适(704—765年),字仲武,号达夫 ,沧州渤海县(今河北省景县)。唐朝时期大臣、边塞诗人,安东都护高侃之孙。

  天宝八年(749年),进士及第,授封丘县尉。投靠河西节度使哥舒翰,担任掌书记。拜左拾遗,转监察御史,辅佐哥舒翰把守潼关。天宝十五年(756年),护送唐玄宗进入成都,擢谏议大夫。出任淮南节度使,讨伐永王李璘叛乱。讨伐安史叛军,解救睢阳之围,历任太子詹事、彭蜀二州刺史、剑南东川节度使。广德二年(764年),入为刑部侍郎、左散骑常侍,册封渤海县侯。

  永泰元年(765年),去世,时年六十二岁,追赠礼部尚书,谥号为忠。作为著名边塞诗人,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著有《高常侍集》二十卷。

  “雄浑悲壮”是高适的边塞诗的突出特点。其诗歌尚质主理,雄壮而浑厚古朴。高适少孤贫,有游侠之气,曾漫游梁宋,躬耕自给,加之本人豪爽正直的个性,故诗作反映的层面较广阔,题旨亦深刻。高适的心理结构比较粗放,性格率直,故其诗多直抒胸臆,或夹叙夹议,较少用比兴手法。

  高适诗歌的注意力在于人而不在自然景观,故很少单纯写景之作,常在抒情之时伴有写景的部分,因此这景带有诗人个人主观的印记。《燕歌行》中用“大漠穷秋塞草衰,孤城落日斗兵稀”勾划凄凉场面,用大漠、枯草、孤城、落日作排比,组成富有主观情感的图景,把战士们战斗不止的英勇悲壮烘托得更为强烈。高适在语言风格上用词简净,不加雕琢。

  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有《高常侍集》等传世,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开封禹王台五贤祠即专为高适、李白、杜甫、何景明、李梦阳而立。后人又把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

  高适为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与岑参并称"高岑"。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开封禹王台五贤祠即专为高适、李白、杜甫、何景明、李梦阳而立。后人又把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和称"边塞四诗人"。

使青夷军入居庸三首其二拼音版注音、翻译赏析(高适)

使青夷军入居庸三首其二拼音版注音、翻译赏析(高适)

2020-02-29

使青夷军入居庸三首其一拼音版注音、翻译赏析(高适)

使青夷军入居庸三首其一拼音版注音、翻译赏析(高适)

2020-02-29

见薛大臂鹰作拼音版注音、翻译赏析(高适)

见薛大臂鹰作拼音版注音、翻译赏析(高适)

2020-0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