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网

至分水戍拼音版注音、翻译、赏析(骆宾王)

2020-02-12 09:34:54
来源:小升初网  

至分水戍拼音版.jpg

  至分水戍拼音版注音:

  xíng yì hū lí yōu , fù cǐ chuàng fēn liú 。

  行役忽离忧,复此怆分流。

  jiàn shí huí tuān yè , yíng cóng qū jiàn yōu 。

  溅石回湍咽,萦丛曲涧幽。

  yīn yán cháng jié huì , sù mǎng jìng hán qiū 。

  阴岩常结晦,宿莽竞含秋。

  kuàng nǎi shuāng chén zǎo , hán fēng rù shù lóu 。

  况乃霜晨早,寒风入戍楼。

  至分水戍翻译:

  行役:旧指因服兵役、劳役或公务而出外跋涉。

  离忧:lí yōu释义:1、忧伤。2. 遭遇忧患。3. 离别的忧思;离人的忧伤。

  怆:悲伤。

  分流:行人车辆等分道行走。.

  回湍:解释为回旋的急流。

  宿莽:是一种可以杀虫蠹的植物,叶含香气。

  戍楼:为边防驻军的瞭望楼。

  至分水戍赏析:

  这首诗以凝重、沉郁的笔调描写了分水岭一带阴晦、幽深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行役在外,远离家乡的凄凉、悲怆心情。诗中情景交融,用笔简洁。在押韵、对仗等方面已十分成熟,是一篇内容与形式高度统一的律诗。

  "行役总离忧,复此怆分流。"行役,因服役或公务二跋涉在外;离,遭逢。句意为:行役在外总是令人心情忧伤,何况又正逢这引人悲怆的分水岭。诗人的悲哀源自于家人、亲友的分离,孤身在外,无所依傍,因此顾影自怜,心生忧戚。此时面对分水岭,那水流分道扬镳之景,恰似诗人与家人的分别,于是触景生情,惋叹不已。"忧"、"怆"二字给全诗奠定了低沉、悲痛的基调。

  "溅石回湍咽,萦丛曲涧幽。"句意为:水流为石所阻,溅起浪花,回旋着、激荡着、呜咽着,在盘绕、丛生的杂草的掩映下,曲折的涧水更显幽深。水流回旋、呜咽正如诗人与家人分别时难分难舍,依恋万分时的情景;曲涧为从草所覆之景正如诗人一路行来,历尽艰辛的行程。这正是诗人面对"分流"而"怆"的原因。

  "阴岩常结晦,宿莽竞含秋。"晦,昏暗,暗昧;宿莽,草名,冬生不死。句意为:阴湿的石崖常凝结着晦暗的苔藓,经冬不死的宿莽竞相含纳着寒凉的秋意。此联进一步写分水岭周围晦暗、莽苍觉得环境,诗人对此感到前途仍将十分艰难、暗淡。

  "况乃霜晨早,寒风入戍楼。"戍楼,边防驻军的瞭望楼。句意为:更何况此时正是秋天落霜的凌晨时分,寒冷的秋风正源源不断地倾入戍楼里来。这股秋风不但"入戍楼",而且还深入到诗人的心底,那袭人的寒意更使旅人感到仇怨无边。如果说前六句的悲伤还是诗人自身主观的感觉的话,那么这两句所言之悲则是外界强加诸身,不容诗人抗拒的痛苦。各种悲凉之味显得更为浓烈。

  以自己自由的创作实践完成五、七律诗正是"初唐四杰"对中华诗坛的重要贡献之一。从这首诗即可明显地看到身为四杰之一的骆宾王在这方面的努力。诗中,首联写心情,引领全文;颔、颈二联宕开一笔,描写景物,衬托感情,形式上对仗工整,平仄鲜明;尾联呼应首联,又是全文的一个升华。"流"、"幽"、"秋"、"楼"韵脚齐整。此诗无论是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已具备了一首成熟律诗的风格。

  骆宾王的五律也有不少佳作。如《在狱咏蝉》,托物寄兴,感慨深微,是脍炙人口的名篇;《送郑少府入辽》抒写立功报国的乐观战斗精神,格高韵美,词华朗耀,除了全首平仄声调还不协调,律体形式尚未成熟而外,比起杨炯的《从军行》、《紫骝马》并无逊色。绝句小诗,如《于易水送人》、《在军登城楼》,寥寥20字中,壮志豪情,激荡着风云之气,颇能见出诗人的个性风格,在初唐绝句中也是不多见的。

途中有怀拼音版注音、翻译、赏析(骆宾王)

途中有怀拼音版注音、翻译、赏析(骆宾王)

2020-02-11

畴昔篇拼音版注音、翻译、赏析(骆宾王)

畴昔篇拼音版注音、翻译、赏析(骆宾王)

2020-02-11

帝京篇拼音版注音、翻译、赏析(骆宾王)

帝京篇拼音版注音、翻译、赏析(骆宾王)

2020-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