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网

早行李渔古诗拼音版注音+翻译+赏析

2019-09-14 22:16:44
来源:小升初网  

早行(李渔)拼音版.jpg

  早行(李渔)拼音版注音:

  jī míng zì qǐ shù xíng zhuāng , tóng bàn zhēng rén xiào wǒ máng 。

  鸡鸣自起束行装,同伴征人笑我忙。

  què gèng yǒu rén máng guò wǒ , jiǎn tí xiān yìn shí qiáo shuāng 。

  却更有人忙过我,蹇蹄先印石桥霜。

  早行(李渔)翻译:

  公鸡刚刚打鸣的时候,我就起床整理好了行装,和我一同走的那些远行的人都笑我太过忙碌了。但是有人比我更为忙碌,早已印在石桥上的劣马的足迹,都已经有霜结在上面了。

  早行(李渔)赏析:

  李渔少年时以读书出仕为人生目标。其后由于在科举中失利,使肩负以仕途腾达为家庭光耀门户重任的李渔放弃了这一追求,毅然改走“人间大隐”之道。

  公元1666年(康熙五年)和1667年(康熙六年)先后获得乔、王二姬,李渔在对其进行细心调教后组建了以二姬为台柱的家庭戏班。

  常年巡回于各地为达官贵人作娱情之乐,收入颇丰,这也是李渔一生中生活得最得意的一个阶段,同时也是李渔文学创作中最丰产的一个时期,《闲情偶寄》一书就是在这一段内完成并付梓的。

  1672、1673年,随着乔、王二姬的先后离世,支撑李渔富足生活的家庭戏班也土崩瓦解了,李渔的生活从此转入了捉襟见肘的困顿之中,经常靠举贷度日,1680年,古稀之年的李渔于贫病交加中泯然于世。

  迫于生计,也因自己要回原籍浙江参加科举考试,李渔决计扶柩回乡,回到故乡兰溪夏李村,这年,李渔十九岁。同年,娶了距夏李村约十华里的生塘徐村(今属水亭乡)徐氏女为妻,并白头偕老。李渔多次出游,都靠她主持家政有方,得无后顾之忧。李渔在其作品中亲切地叫她“山妻”。

  不久,受新任婺州司马许檄彩之盛请,做了幕客。后又结识新任知府朱梅溪,两人志趣相投,来往甚为密切。一次,朱梅溪盛邀李渔去城东南隅的八咏楼赏景,并要他为此楼题联,以弥补该楼有诗无联的缺憾。

  八咏楼原名元畅楼,因齐梁时沈约的一首《元畅楼咏》而得名,唐代后改名,是历代文人墨客吟咏之盛地。南宋李清照曾登临此楼,并作《题八咏楼》。

  因为有了前人的名篇,后人便不敢轻易吟诗撰联。李渔当即作了“沈郎去后难为句,婺女当头莫摘星”一联,令人拍案叫绝。朱梅溪命人制匾后悬于楼柱上。三年后,清兵攻入金华,楼遭灾,联遭毁,李渔也被迫离开金华回到了兰溪。

  李渔(1611——1680),初名仙侣,后改名渔,字谪凡,号笠翁,汉族,浙江金华府兰溪县夏李村人,生于南直隶雉皋(今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 明末清初文学家、戏剧家、戏剧理论家、美学家。

  自幼聪颖,及长擅古文词。崇帧十年(1637年),考入金华府庠,为府学生。入清后,无意仕进,从事著述和指导戏剧演出。 顺治八年(1651年),41岁的李渔搬家去杭州,后移家金陵,筑金陵“芥子园”别业,并开设书铺,编刻图籍,广交达官贵人、文坛名流。康熙十六年(1677年),复归杭州,在杭州云居山东麓修筑“层园”。

  李渔素有才子之誉,世称“李十郎”,曾家设戏班,至各地演出,从而积累了丰富的戏曲创作、演出经验,提出了较为完善的戏剧理论体系,被后世誉为“中国戏剧理论始祖”、“世界喜剧大师”、“东方莎士比亚”,是休闲文化的倡导者、文化产业的先行者,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之一。一生著述丰富,他的戏曲论著《闲情偶寄》词曲部,以结构、词采、音律、宾自、科译、格局六方面论戏曲文学,以选剧、变调、授曲、教自、脱套五方面论戏曲表演,对中国古代戏曲理论有较大的丰富和发展。《闲情偶寄》除戏曲理论外,还有饮食、营造、园艺等方面的内容。另著有《笠翁十种曲》(含《风筝误》)、《无声戏》(又名《连城璧》)、《十二楼》、《笠翁一家言》等共五百多万字。他还批阅《三国志》,改定《金瓶梅》,倡编《芥子园画谱》等,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多得的一位艺术天才。

清明前一日拼音版注音、翻译、赏析(李渔)

清明前一日拼音版注音、翻译、赏析(李渔)

2019-09-13

长安道中早行拼音版、注释、赏析(张泌)

长安道中早行拼音版、注释、赏析(张泌)

2019-08-05

早行拼音版注音、翻译、赏析(陈与义)

早行拼音版注音、翻译、赏析(陈与义)

2019-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