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网

舟过谢潭三首·其一拼音版注音、翻译、赏析(杨万里)

2019-05-05 11:39:04
来源:小升初网  

舟过谢潭三首·其一拼音版.jpg

  舟过谢潭三首·其一拼音版注音:

  fēng tóu cái běi hū chéng nán , zhuǎn yǎn huáng tián dào xiè tán 。

  风头才北忽成南,转眼黄田到谢潭。

  fǎng fú yī fēng chuán wài yǐng , qiān wéi jí kàn zǐ chán yán 。

  仿佛一峰船外影,褰帏急看紫巉岩。

  舟过谢潭三首·其一翻译:

  风头突变,刚刚向北忽地又向南,风顺船快,转眼便由黄田过谢潭。

  依稀之间,船外似见朦胧一山影,掀帘急看,紫色险峰已扑到眼前。

  舟过谢潭三首·其一赏析:

  写在疾驶的舟中所见。诗人这次赴广州,是溯赣江而上,越大庾岭入今广东境,再沿浈水至真阳、广州。开头两句,写风向由向北忽而转成向南,顺风行驶,舟行迅疾,转眼间已经由黄田到了谢潭。两句中“才”、“忽”、“转眼”等词语迭见,表现出客观物象的瞬息变化以及它们间的相互关系,生动地显示出船行的迅疾与舟中人意外的喜悦及轻快感。接下来两句,写在疾驶的舟中忽然瞥见山峰的情景——“仿佛一峰船外影,褰帏急看紫境岩。”舟行中忽然仿佛瞥见船外有一座山峰的影子,掀帘急看,那突兀险峻的紫色峰峦已经扑到了眼前。这里突出表现的仍是船行的迅疾。上句还是仿佛若有所见的缥缈峰影,下句却已是埃岩突兀在目,从仿佛瞥见到“褰帏急看”,不过瞬息间而已。这里利用同一物象在短时间内所引起的不同视觉感受,既透露出船行之快,也表现出旅人的突兀新奇感。

  舟过谢潭三首·其一拼音版注音、翻译、赏析(杨万里)

  https://www.xsc.cn/gushici/201905/18679.html

  舟过谢潭三首·其二拼音版注音、翻译、赏析(杨万里)

  https://www.xsc.cn/gushici/201905/18680.html

  舟过谢潭三首·其三拼音版注音、翻译、赏析(杨万里)

  https://www.xsc.cn/gushici/201905/18678.html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杨万里登进士第,历仕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曾任国子博士、广东提点刑狱、太子侍读、秘书监等职,官至宝谟阁直学士,封庐陵郡开国侯。开禧二年(1206年),杨万里病逝,年八十。获赠光禄大夫,谥号“文节”。

  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杨万里生于宋高宗建炎元年九月二十二日(1127年10月29日)。他在八岁时丧母。杨万里的父亲杨芾精通《易经》,常忍着饥寒购买书籍,在十年之内,积得藏书数千卷。在其父的影响下,杨万里自幼读书非常勤奋,广师博学,锲而不舍,曾从师于高守道、王庭珪等人。

舟过谢潭三首·其二拼音版注音、翻译、赏析(杨万里)

舟过谢潭三首·其二拼音版注音、翻译、赏析(杨万里)

2019-05-05

舟过谢潭三首·其三拼音版注音、翻译、赏析(杨万里)

舟过谢潭三首·其三拼音版注音、翻译、赏析(杨万里)

2019-05-05

野菊拼音版注音、翻译、赏析(杨万里)

野菊拼音版注音、翻译、赏析(杨万里)

2019-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