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网

舟中读元九诗阅读答案(白居易)

2019-01-10 14:12:44
来源:小升初网  

舟中读元九诗.jpg

  1、有人说这首诗的基调是“凄苦”的,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说说你的理由?

  同意。诗歌字面上“读君诗”,而主题则是“忆斯人”,后由斯人的遭际飘零,转见自己“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慨,所以其基调是凄苦的。

  2、这首诗前三句写“灯前读诗”“诗尽灯残”“灭灯暗坐”,这样写创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意境?

  前三句描绘出黑暗的环境,表达了思念中凄苦的心情,抒发了被贬谪的悲叹。

  3、诗中第四句写“逆风吹浪打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既指江中的狂风大浪,又指诗人心中怨愤不平的感情,同时也充分暗示了仕途的坎坷险恶。(意对即可)

  4、诗的前三句,诗人以“灯前”“灯残”“灭灯”三个极富个性的景象前后映照,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灯前”“灯残”“灭灯”,写出了一个过程:由“读诗”,到“诗尽”,直到“暗坐”,表达的情谊是真挚的,而环境是阴森的,诗人的心情是灰暗的——一面是对挚友的深切怀念,一面是内心的阴郁与苍凉。

  5、诗的末句描绘的景象,运用了什么手法?描绘了怎样的图景?

  诗的末句运用了双关、比喻的手法。作者描绘了一幅富有象征意义的图画,悲中见愤,熔公义私愤于一炉,感情复杂,容量极大,充满了悲愤不平的感情。一方面,“逆风吹浪打船声”,是诗人在舟中雨夜读诗时的真实情境,一方面又是以惊风骇浪喻指险恶莫测的政治风浪,隐喻着因与挚友同时横遭不测的心灵呼号,也蕴含着与志同道合的挚友在逆境中相互抚慰的心情。

  6、诗的前三句,诗人以“灯前”“灯残”“灭灯”三个极富个性的景象前后映照,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灯前”“灯残”“灭灯”,写出了一个过程:由“读诗”,到“诗尽”,直到“暗坐”,表达的情谊是真挚的,而环境是阴森的,诗人的心情是灰暗的——一面是对挚友的深切怀念,一面是内心的阴郁与苍凉。

  7、诗的末句描绘的景象,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描绘了怎样的图景?

  诗的末句运用了双关、比喻的手法。作者描绘了一幅富有象征意义的图画,悲中见愤,熔公义私愤于一炉,感情复杂,容量极大,充满了悲愤不平的感情。一方面,“逆风吹浪打船声”,是诗人在舟中雨夜读诗时的真实情境,一方面又是以惊风骇浪喻指险恶莫测的政治风浪,隐喻着因与挚友同时横遭不测的心灵呼号,也蕴含着与志同道合的挚友在逆境中相互抚慰的心情。

  8、这首诗前三句连用“灯”字,创设出“灯前读诗”、“诗尽灯残”“灭灯暗坐”三个意象。这样写创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创设了黑夜中凄清的环境,思念中凄苦的心情,贬谪中凄凉的人生。

  9、诗中第四句写“逆风吹浪达船声”有何用意?

  明写江中狂风大浪,暗指险恶的政治风浪。

  10、有人说这首诗的基调是“凄苦”的,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说说你的理由?

  同意。诗歌字面上“读君诗”,而主题则是“忆斯人”,后由斯人的遭际飘零,转见自己“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慨,所以其基调是凄苦的。

  元稹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11、这两首诗在思想感情上有何异同?请结合诗的内容作简要分析。

  从思想感情上来看,这两首诗都表现了伤感苦闷的情绪和仕途坎坷的感慨。表现苦闷的如白诗中的“灯残”“暗坐”等,元诗中的“残灯”“暗风”“寒窗”等。表现仕途坎坷的如白诗中的“天未明”“逆风”等,元诗中的“谪九江”“惊坐起”等。不同之处是元诗还表现了对朋友遭贬的极度吃惊,白诗并无此意。

  12、这两首诗在抒情手法上有何相同之处?请结合诗的内容作简要分析。

  从抒情手法上看,这两首诗也大致相同,即都采用了融情于景的写法。如白诗中的“逆风”句,元诗中的一、四句;其次,都采用借景抒情的手法,如“犹暗坐”“惊坐起”等。

秋雨夜眠拼音版注音、翻译、赏析、阅读答案(白居易)

秋雨夜眠拼音版注音、翻译、赏析、阅读答案(白居易)

2019-01-10

秋雨夜眠阅读答案(白居易)

秋雨夜眠阅读答案(白居易)

2019-01-10

井底引银瓶·止淫奔也拼音版注音、翻译、赏析(白居易)

井底引银瓶·止淫奔也拼音版注音、翻译、赏析(白居易)

2019-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