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虚实的角度,分析最后两句诗表现了什么样思想感情,是如何表现的?
表达了这一对志同道合又遭隔别的友人的生死不渝情谊。桂江、连山是实有其山,但是他们“(经)过”是虚,桂江不经过连山。作者设想别后两人隔山水相望,长吟说尽相思的情形。
2、“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这是柳永名作《雨霖铃》的结句。比较这首诗的尾联和《雨铃霖》的结句内容和艺术手法的异同。
内容上
同:情感相同:都是抒写离别之愁绪;
异:对象不同:柳词抒写爱人离别之愁刘诗抒写朋友离别之愁。
手法上
同:同为想象别后之景采用虚写手法。
异:柳词直抒胸臆以千种风情衬尽羁旅愁苦人间别恨;刘诗以想象之景结情寄离情于山水;或者答“有所思”一语双关。
3、颔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4、尾联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请简要阐述。
5、诗歌首联交代了诗人与友人柳宗元怎样的人生境况。
被贬远地十载,始得奉召还朝;再次贬放远地;友人分别在即。
6、诗中颈联是如何写两人分手时的情景的?请简要分析。
典型景物衬托。看空中回雁,闻岸边猿啼,凄凉之景中烘托离别悲愁;视听结合,上句描绘诗人与友人站在荒郊看大雁消失,下句写正在愁肠百结之时却又听到了凄厉的猿啼,视听结合,意境凄凉;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细节描写,一“随”一“遇”,极目远望,“回雁”见行见逝,自己想随却不能随之,正在痛苦,却遇“断猿”之声,动作及心理描写把他们共同的望乡之情极为凄婉地传达出来了。
7、结合全诗,分析诗人的思想感情。
对志同道合又遭隔别的友人的深情厚谊,与朋友分别的不舍之情;对当政者的不满;对自己还才不遇、忠而见弃的自嘲;思念故乡的愁苦。
8、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CE)
A.开头一、二句以叙事起,勾画出诗人和朋友屡遭挫折的经历,为下文抒情做了铺垫。
B.诗人巧妙地以典明志,“事异”两字,带有自嘲的口气,暗含对当政者的不满和牢骚。
C.“名惭”意为自己声名比不上柳士师,表现了诗人仕途不顺因而声名不显,心情失落。
D.“并”“尽”二字有情有致,描绘出两位志同道合的友人并影荒郊,翘首仰望之景。
E.诗人以“回雁”、“哀猿”反衬离别之情,诗境也变而凄厉了,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9、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BC)
A.开头一、二句以叙事起勾画出诗人和朋友屡遭挫折的经历为下文抒情做了铺垫。
B.三、四句诗人巧妙用典,以典明志以西汉相自喻,表达自己有黄丞相一样的才华的自信。
C.“名惭”意为自己声名比不上柳士师表现了诗人仕途不顺因而声名不显心情失落。
D.“并”“尽”二字有情有致描绘出两位志同道合的友人并影荒郊翘首仰望之景。
E.诗人用“回雁”、“哀猿”衬托离别之情诗境也变而凄厉了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