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网

他乡七夕拼音版注音、翻译、赏析(孟浩然)

2018-12-20 11:03:16
来源:小升初网  

他乡七夕.jpg

  他乡七夕拼音版注音:

  tā xiāng féng qī xī , lǚ guǎn yì jī chóu 。

  他乡逢七夕,旅馆益羁愁。

  bù jiàn chuān zhēn fù , kōng huái gù guó lóu 。

  不见穿针妇,空怀故国楼。

  xù fēng chū jiǎn rè , xīn yuè shǐ lín qiū 。

  绪风初减热,新月始临秋。

  shuí rěn kuī hé hàn , tiáo tiáo wèn dǒu niú 。

  忍窥河汉,迢迢问牛。

  他乡七夕翻译:

  身在他乡恰逢乞巧,看着所住途中旅店心中羁旅愁绪更甚。

  远离故土,不见妻子月下穿针,心中空空只余孤寂,怀念家乡。

  微风拂过带走盛夏的炎热,新月当空,初秋已快来临。

  是谁在忍着心中愁痛偷偷的看着银河?就是那遥远天际的牵牛星。

  他乡七夕赏析:

  在异地他乡适逢七夕佳节,更增加旅人的思乡思亲的情怀。可是远离家乡,看不见妻子在月下穿针乞巧,对月怀人,诗人生起无限羁旅穷愁、去国怀乡之感。孟浩然诗歌大胆抒发个人的理想愿望,给开元诗风注入了清新浓郁的生活气息。

  孟浩然出生于公元689年(武后永昌元年)。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他和王维交谊甚笃。传说王维曾私邀入内署,适逢玄宗至,浩然惊避床下。王维不敢隐瞒,据实奏闻,玄宗命出见。浩然自诵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句,玄宗不悦,说:"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放归襄阳。后漫游吴越,穷极山水之胜。开元二十二年(734),韩朝宗为襄州刺史,约孟浩然一同到长安,为他延誉。但他不慕荣名,至期竟失约不赴,终于无成。开元二十五年,张九龄为荆州长史,招致幕府。不久,仍返故居。公元740年(开元二十八年),王昌龄游襄阳,访孟浩然,相见甚欢。适浩然背上长了毒疮,医治将愈,因纵情宴饮,食鲜疾发逝世。孟浩然生当盛唐,早年有用世之志,但政治上困顿失意,以隐士终身。他是个洁身自好的人,不乐于趋承逢迎。他耿介不随的性格和清白高尚的情操,为同时和后世所倾慕。李白称赞他"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赞叹说:"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赠孟浩然》)。王士源在《孟浩然集序》里,说他"骨貌淑清,风神散朗;救患释纷,以立义表;灌蔬艺竹,以全高尚"。王维曾画他的像于郢州亭子里,题曰:"浩然亭"。后人因尊崇他,不愿直呼其名,改作"孟亭",成为当地的名胜古迹。可见他在古代诗人中的盛名。王维、李白、王昌龄都是他的好友,杜甫等人也与他关系甚好 隐居本是那时代普遍的倾向,但在旁人仅仅是一个期望,至多也只是点暂时的调剂,或过期的赔偿,在孟浩然却是一个完完整整的事实。在构成这事实的复杂因素中家乡的历史地理背景,或许是很重要的一点。

  在一个乱世,例如庞德公(东汉名士)的时代,对于某种特别性格的人,入山采药,一去不返,本是唯一的出路。但生在“开元全盛日”的孟浩然,有那必要吗?然则为什么三番两次朋友伸过援引的手来,都被拒绝,甚至最后和本州采访使韩朝宗约好了一同入京,到头还是喝得酩酊大醉,让韩公等烦了,一赌气独自走路呢?正如当时许多有隐士倾向的读书人,孟浩然原来是为隐居而隐居,为着一个浪漫的理想,为着对古人的一个神圣的默契而隐居。在他这回,无疑的那成立默契的对象便是庞德公。孟浩然当然不能为韩朝宗背弃庞公。鹿山不许他,他自己家园所在,也就是“庞公栖隐处”的鹿门山,决不许他那样做。

渡浙江问舟中人拼音版注音、翻译、赏析(孟浩然)

渡浙江问舟中人拼音版注音、翻译、赏析(孟浩然)

2018-12-20

晚泊浔阳望庐山拼音版注音、翻译、赏析、阅读答案(孟浩然)

晚泊浔阳望庐山拼音版注音、翻译、赏析、阅读答案(孟浩然)

2018-12-20

晚泊浔阳望庐山阅读答案(孟浩然)

晚泊浔阳望庐山阅读答案(孟浩然)

2018-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