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网

柳梢青·春感阅读答案(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2018-11-20 11:49:46
来源:小升初网  

柳梢青·春感.jpg

  一、《柳梢青·春感》这首词题名“春感”,实际上是因我国一个传统节日有感而作。写出这个节日的名称及词中暗指这个节日的景物。

  元宵节(或“上元节”)银花、戏鼓、明月

  二、简要分析“辇下风光,山中岁月,海上心情”三句的表达效果。

  ①概括三个词组的含义:“辇下风光”指故都临安的美丽风光;“山中岁月”指自己隐居故山寂寞而漫长的岁月。“海上心情”指自己忠贞不改的民族气节。

  ②写法特点:三组名词性意象叠加(或:三个名词性短语并列),对具体内容不着一字,只用抒情唱叹之笔虚点。

  ③效果,读来别具一种沉郁苍凉、吞咽悲苦、欲说还休之致。

  三、《柳梢青·春感》写的是元宵节之感,上片却说“银花洒泪”,这是用了何种修辞?展现了整个城市当时是处于怎样一种情景之中?

  这一句将客观景象拟人化,使银灯似有人的形象和感情。形象而强烈地表现出在元军的铁马践踏之下,本应该是欢乐祥和的元宵佳节,但整个城市却陷入阴冷森严的气氛之中,广大人民心情凄惨悲凉。

  四、《柳梢青·春感》创作有实笔有虚笔,所有回忆的、想象的、概括的、抽象的内容等都是虚笔,这首词的一大特点就是“虚处见意”。请具体分析一下末尾三句是如何体现“虚处见意”,并说一说这样写的好处。

  结尾三句作者对具体内容不着一字,只是用虚笔轻轻一点,让读者自己想象当年京城的繁华景象,感受作者现在山中的孤寒岁月,体味作者当年坚持于海上的悲壮坚贞之情。这样留给读者想象和体味的空间,更增添了沉郁苍凉、吞咽悲苦、欲说还休的情致。

  五、请简要分析“辇下风光,山中岁月,海上心情”三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辇下风光”:指心念故国,然而风光不在,表现亡国之痛。

  “山中岁月”:指自己身之所在,报国无门的遗憾。

  “海上心情”:则是自己志之所向,借苏武牧羊矢志之典,表明自己守节不移的志向。

  六、《柳梢青·春感》在写法上采用了哪些手法(至少答出两种)?并对这些手法作简要分析。

  (1)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表现城之愁。

  视觉方面:铁马蒙毡,整个临安城已处于元军铁蹄的蹂躏之下,银花洒泪,花灯流泪,渲染了全城凄惨阴森的气氛。听觉方面:带有北方游牧民族情调的番腔,街头演出的异族的鼓吹杂戏,一片呕哑之声,在忠于故国的南宋遗民听来根本不能称为歌声。

  (2)银花洒泪,春入愁城:拟人。及花灯流泪,春天进到哀愁的城中,渲染了全城凄惨阴森的气氛。

  (3)高台月明,辇下风光:虚写。即想象的、回忆中的故国之景。故都往日的景色,而今天在哪里?抒发了诗人对故国的深切怀念。

  (4)海上心情:借用典故。借苏武牧羊矢志之典,表明自己守节不移的志向。

  (5)景以引情,情以衬景。下片抒情,抒发对故国的怀念,满腔的爱国之情何处抒发。

  七、《柳梢青·春感》的上阙运用了哪种表达技巧,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词句加以分析。

  通过想象描写了临安城元宵节的景象(虚实结合的手法)。作者隐居家乡,此时南宋都城已被元军占领(宋朝被元所灭)。作者想象着都城元宵节的花灯、横笛、戏鼓,都已蒙上了北方游牧民族的气息,不由得流露出浓浓的愁怨,在春愁中传达着对元统治者的强烈愤激之情。

  或:乐景衬哀情。本是春来之际,又逢元宵佳节,有花灯、戏鼓、歌吹,只是如今这一切都笼罩在亡国的哀痛之中。作者内心充满愁怨,也表达了对入侵者的强烈愤激之情。

  或:银花洒泪运用了拟人手法。或:视觉听觉相结合进行描写

  八、请简要分析辇下风光,山中岁月,海上心情三句中抒发的作者思想感情。

  辇下风光指心念故国,然而风光不再,表现亡国之痛; 山中岁月指自己身之所在,表现身在山中、报国无门的憾恨;海上心情则是自己志之所向,借苏武牧羊矢志守节之典进一步表明自己守节不仕的志向。

  九、《柳梢青·春感》写的是元宵节之感,上片却说银花洒泪,这是用了何种修辞?展现了整个城市当时是处于怎样一种情景之中?

  这一句将客观景象拟人化,使银灯似有人的形象和感情。形象而强烈地表现出在元军的铁马践踏之下,本应该是欢乐祥和的元宵佳节,但整个城市却陷入阴冷森严的气氛之中,广大人民心情凄惨悲凉。

  十、诗词创作有实笔有虚笔,所有回忆的、想象的、概括的、抽象的内容等都是虚笔,这首词的一大特点就是虚处见意。请具体分析一下末尾三句是如何体现虚处见意,并说一说这样写的好处。

  结尾三句作者对具体内容不着一字,只是用虚笔轻轻一点,让读者自己想象当年京城的繁华景象,感受作者现在山中的孤寒岁月,体味作者当年坚持于海上的悲壮坚贞之情。这样留给读者想象和体味的空间,更增添了沉郁苍凉、吞咽悲苦、欲说还休的情致。

  十一、《柳梢青·春感》的上阙从哪些方面表现城之愁?

  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表现作者的忧愁。视觉方面:铁马蒙毡,整个临安城已处于元军铁蹄的蹂躏之下,银花洒泪,花灯流泪,渲染了全城凄惨阴森的氛围。听觉方面:带有北方游牧民族情调的番腔,街头演出的异族的鼓吹杂戏,一片呕哑之声,在忠于故国的南宋遗民听来根本不能称为歌声 。

忆秦娥翻译、赏析、拼音版注音、阅读答案(刘辰翁)

忆秦娥翻译、赏析、拼音版注音、阅读答案(刘辰翁)

2018-11-20

木兰花令·凌歊台上青青麦翻译、赏析、拼音版注音(黄庭坚)

木兰花令·凌歊台上青青麦翻译、赏析、拼音版注音(黄庭坚)

2018-11-19

青玉案·至宜州次韵上酬七兄翻译、赏析、拼音版注音(黄庭坚)

青玉案·至宜州次韵上酬七兄翻译、赏析、拼音版注音(黄庭坚)

2018-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