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网

惠崇春江晓景古诗拼音版(带图片注音)

2018-09-18 09:53:36
来源:小升初网  

惠崇春江晓景二首.jpg

  惠崇春江晓景二首其一全文拼音版:

  zhú wài táo huā sān liǎng zhī ,

  竹外桃花三两枝,

  chūn jiāng shuǐ nuǎn yā xiān zhī 。

  春江水暖鸭先知。

  lóu hāo mǎn dì lú yá duǎn ,

  蒌蒿满地芦芽短,

  zhèng shì hé tún yù shàng shí 。

  正是河豚欲上时。

  惠崇春江晓景二首其二全文拼音版:

  liǎng liǎng guī hóng yù pò qún ,

  两两归鸿欲破群,

  yī yī huán sì běi guī rén 。

  依依似北归人。

  yáo zhī shuò mò duō fēng xuě ,

  遥知朔漠多风雪,

  gèng dài jiāng nán bàn yuè chūn 。

  更待江南半月春。

  其一全文翻译(译文):

  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其二全文翻译(译文):

  竹林外三两枝桃花已悄然开放,最先察觉到春江的水暖肯定是鸭子。蒌蒿遍地,芦笋也开始抽芽。此时河豚也正是逆流而上游回大江的时候。

  全文赏析(鉴赏):

  画以鲜明的形象,使人有具体的视觉感受,但它只能表现一个特定的画面,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一首好诗,虽无可视的图像,却能用形象的语言,吸引读者进入一个通过诗人独特构思而形成的美的意境,以弥补某些画面所不能表现的东西。

  这首题画诗既保留了画面的形象美,也发挥了诗的长处。诗人用他饶有风味、虚实相间的笔墨,将原画所描绘的春色展现得那样令人神往。在根据画面进行描写的同时,苏轼又有新的构思,从而使得画中的优美形象更富有诗的感情和引人入胜的意境。

  诗人先从身边写起:初春,大地复苏,竹林已被新叶染成一片嫩绿,更引人注目的是桃树上也已绽开了三两枝早开的桃花,色彩鲜明,向人们报告春的信息。接着,诗人的视线由江边转到江中,那在岸边期待了整整一个冬季的鸭群,早已按捺不住,抢着下水嬉戏了。

  诗人由江中写到江岸,更细致地观察描写初春景象:由于得到了春江水的滋润,满地的蒌蒿长出新枝了,芦芽儿吐尖了;这一切无不显示了春天的活力,惹人怜爱。诗人进而联想到,这正是河豚肥美上市的时节,引人更广阔地遐想。全诗洋溢着一股浓厚而清新的生活气息。

  这是一首题画诗,惠崇的《春江晚景图》没有流传下来,不过从苏轼的诗中,我们可以想个大概:一片竹林,三两枝桃花,一条江,几只鸭子,河岸上满是蒌蒿,芦芽刚刚破土,天上还有两两归鸿。河豚是看不到的,是馋嘴的苏轼在想:河豚该上来了,用蒌蒿和芦芽一炖,比东坡肉鲜多了。

  惠崇为宋初"九诗僧"之一,跟苏轼不是一个时代的人。苏轼是只见其画,未见其 人。此僧诗画俱佳,尤其擅长画水乡,再放上几只飞禽走兽,人称"惠崇小景"。

  王安石很推崇他的画,在《纯甫出僧惠崇画要予作诗》中赞到:"画史纷纷何足数,惠崇晚年吾最许。"

  明清两朝眼里只有唐诗,从不把宋诗放在眼里。康熙年间大学者、大诗人毛希龄就批评苏轼这首诗说:"春江水暖,定该鸭知,鹅不知耶?"

  这老头真有点瞎抬杠。春江水暖,鹅当然也知。宋人还有"春到人间草木知"的诗 呢。这是题画诗,可能画上根本没有鹅啊。

  不过毛希龄也不是就跟苏轼过不去,他谁也看不上眼。他读朱子,身边都得摆个稻草人朱熹,看到他哪地方解的不对了,就要连打带骂,非得让这稻草人朱熹认错才行。对苏轼,已经够客气了。

题西林壁拼音版注音+注释+译文+赏析(苏轼)

题西林壁拼音版注音+注释+译文+赏析(苏轼)

2018-06-14

饮湖上初晴后雨拼音版注音+注释+译文+赏析(苏轼)

饮湖上初晴后雨拼音版注音+注释+译文+赏析(苏轼)

2018-06-14

赠刘景文拼音版注音+注释+译文+赏析品味(苏轼)

赠刘景文拼音版注音+注释+译文+赏析品味(苏轼)

2018-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