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秋山居》所描写的景象不能体现“早秋”之“秋”的一项是(D)
A.霜气 B.树凋 C.果落 D.泉清
二、对《早秋山居》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
A.首联调动触觉和视觉来描写早寒和霜晴以传达诗人早秋山居的生活感觉。
B.颔联描写了阳光照进窗户,一池安静的秋水的景象。
C.第三联用以动衬静的写作手法来体现山居环境的寥落寂静。
D.最后一联主要抒发了诗人独居山中百无聊赖的空虚寂寞之情。
三、写出体现“山居”生活时间推移的语句觉寒早→霜气晴 → →
窗有日,夜泉清。
四、从表现手法的角度简析《早秋山居》颈联。
以动衬静(或以有声衬无声),通过描绘“果”飘落,“猿”经过,“鹿”行走动态的景物,反衬山居之地的清幽寂静。
五、作者向来是以辞藻华丽见长,而本诗却以朴实的语言写寻常景物,达到了“看似寻常最奇崛”的效果。你同意这一说法吗?请结合具体词句评析这一语言特色。
同意,浅显朴实的语言寓有深意;如“树凋窗有日,池满水无声”,用枯树、红日、池水这些平常的景物,朴实的语言巧妙地写出有、无都不是恒久不变的,应以平静的心态对待万物;表现出山居生活的惬意和情趣。
不同意,语言并非朴实,而是有雕琢的,在选词上很讲究;如:“凋”、“满”、“静”、“清”等形容词的精心选用,描绘了早秋山林最具代表性的景物,突出了清冷寂静的特征;表现出作者心灵的澄澈和清远。
此诗是借对山居气候景物的描写,反映诗人恬澹自适的心境,而以早秋为一篇着色重点。
秋天刚到,山家便觉爽气袭人。报晴的霜讯,也从每天凌晨得知,这就是"城市尚余三伏热,秋光先到野人家"的山居气候特征。首联以早寒和霜晴写山居早秋的生活感觉,有空中作画之妙。颔联拈出"树凋窗有日,池满水无声"人们常见的景物,写成妙手偶得的佳句,可见诗人静观事物,善于摄取的艺术本领。即歌德所说:"诗人的本领,在于他有足够的智慧,能从惯见的事物中看出引人入胜的侧面。"(《歌德对话录》)前半两联是对山居早秋特有的气候和景物作了客观描写,为下面两联的主观反应作铺衬。交代了气候和景物的变迁,颈联便就眼前户外闻见的动物行动作出主观的判断。"果落"、" 叶干"都是秋天山中的实景,而从果落可推见到猿过,叶干闻知鹿行,可见这儿山深人少,猿鹿才会从容大胆地昼夜出来觅食,山居环境的寥落寂静,便可了然。用的正是前人"鸟鸣山更幽"的以动衬静的写作手法。由此引发居静自乐的闲适心情。尾联抒写在如此幽静绝尘的山林里,诗人手弄素琴,随着琴曲的旋律,满怀的私心杂念完全平静下来,这时透明的心境,伴随户外夜泉的清音,进入一种纯净空明的理想境界,深深领略到早秋山居清心旷怀的恬泊情趣。主观情志和客观自然融为一体,不但净化了诗人的心灵,同时也使读者接受一次山水自然的陶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