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杜甫倦夜》中的“倦”指的是什么?诗歌主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倦”是指作者由于心忧国事,而彻夜难眠的状态。诗歌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情感。
二、《杜甫倦夜》主要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请结合实例具体分析。
融情于景。
全诗的前六句,貌似写夜,但仔细看,在这幅“秋夜图”中,我们除了看到绿竹、庭院、朗月、稀星、暗飞的萤、水宿的鸟,还看到了目击者诗人自己。诗中的自然景物,无一不寄托着作者的思想感情,诗人为国事而寒心,所以才“竹凉”,悲叹人民的遭遇,才对“重露成涓滴”的声音那么敏感,对政局和现实的担心,才会星是“稀星”,月是“野月”。物我为一。
三、从抒情方式看,前六句和后两句的抒情方式有什么不同?"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前六句是借景抒情,后两句是直抒胸臆。忧国忧时,报国无门。
四、《杜甫倦夜》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体现"倦'意的?
自月升到月落,诗人不曾合眼,身倦;诗人心事重重,彻夜难眠,心倦。
五、诗歌是从___和___两个方面体现出了诗人的“倦”'意,情景交融表达了诗人___的思想情感。
身倦 心倦 忧国忧时,报国无门
六、本诗是怎样以“倦夜”统摄全诗的?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诗人融情于景,通过对秋夜里绿竹、庭院、野月、重露、稀星、暗飞的萤、水宿的鸟等一系列意象的描绘,写出了月出到月落的过程。
写景紧扣 “夜”字,写情扣住“倦”字。前六句写景勾画出一副清凉月夜图。透过这幅图,我们看出诗人一夜不曾合眼,含蓄地道出了“倦”意。
七、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是怎样表现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表达了诗人对当时政局动荡不安的担忧,报国无门的感伤,对国家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注。
前六句是借景抒情,写诗人倦夜的情景,后两句直抒胸臆,告诉我们诗人倦夜的原因,“万事干戈里”使得“空悲清夜徂”。
前六 句写景,由近及远,用空间的变化暗示时间的推移。后两句抒情,使诗歌情景皆活。
八、前三联中,哪些词句暗示了从入夜到天明的时间推移,请简要说明。
(1)首联“竹凉侵卧内”,写凉气渐渐侵入卧室内;“野月满庭隅”写月光洒满庭院:表明时已入夜。
(2)颔联“稀星乍有无”写月升中天、群星暗淡,似有若无:“重露成涓滴”写夜越来越凉,露水越来越重,凝成的水滴不时从竹叶上滚落下来:写出夜已经深了。
(3)颈联“暗飞萤自照”写黎明前大地渐暗,唯有萤火虫闪着微弱的光,“水宿鸟相呼”写水边栖宿的鸟,已经睡醒,互相呼唤着:说明天已破晓。
九、本诗为什么以“倦夜”为题,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以“倦夜”为题,突出表现诗人为“万事干戈里”彻夜难眠。表达了对国事民情的忧虑,及报国无门的感慨。
十、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本诗描绘了一幅 “秋夜图”,试分析这是一幅怎样的图画,透过这幅“秋夜图”,我们可以看出主人公什么样的形象。
主人公辗转反侧,不能成眠,一会儿听到窗外竹叶萧萧,一会儿对着溶溶月光沉思默想,一会对着旷野心事浩茫……从月升到月落,诗人彻夜不眠,真可谓寂孤老倦。
十一、从抒情方式看,前六句和后两句的抒情方式有什么不同? “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前六句借景抒情,后两句直抒胸臆。忧国忧民,报国无门。
十二、诗歌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体现“倦”意的?
从两个方面体现诗人的“倦”意:自月升到月落,诗人不曾合眼,身倦;诗人心事重重,彻夜难眠,心倦。
十三、从抒情方式看,前六句和后两句的抒情方式有什么不同?“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前六句是借景抒情,后两句是直抒胸臆。忧国忧时,报国无门。
十四、题为“倦夜”,但全诗却有“夜”无“倦”,诗歌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体现"倦'意的?
自月升到月落,诗人不曾合眼,身倦;诗人心事重重,彻夜难眠,心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