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网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翻译、赏析、拼音版与阅读答案(苏轼)

2018-02-16 22:22:29
来源:小升初网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jpg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全文(原文):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全文翻译(译文):

  参星横北斗转已经快到三更时分,雨绵绵风不停老天爷也应该放睛。

  云忽散月儿明用不着谁人来点缀,长空净沧海色本来就是澄澈清明。

  虽乘船渡大海空怀孔子救世之志,仿佛听到了黄帝成池优美的乐声。

  被贬南荒虽然九死一生吾不悔恨,这次远游是我平生最奇绝的经历。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字词句解释(意思):

  ①参(shēn)横斗转:参星横斜,北斗星转向,说明时值夜深。参,斗,两星宿名,皆属二十八星宿。横,转,指星座位置的移动。

  ②苦雨终风:久雨不停,终日刮大风。

  ③"天容"句:青天碧海本来就是澄清明净的。比喻自己本来清白,政乱污陷如蔽月的浮云,终会消散。

  ④鲁叟:指孔子。乘桴(fú):乘船。桴,小筏子。据《论语·公冶长》载,孔子曾说:"道(王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⑤奏乐声:这里形容涛声。也隐指老庄玄理。《庄子·天运》中说,黄帝在洞庭湖边演奏《咸池》乐曲,并借音乐说了一番玄理。轩辕,即黄帝。

  ⑥南荒:僻远荒凉的南方。恨:悔恨。

  ⑦兹游:这次海南游历,实指贬谪海南。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全文拼音版(注音版):https://www.xsc.cn/gushici/201903/17244.html

  shēn héng dǒu zhuǎn yù sān gēng , kǔ yǔ zhōng fēng yě jiě qíng 。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yún sàn yuè míng shuí diǎn zhuì ? tiān róng hǎi sè běn chéng qīng 。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kōng yú lǔ sǒu chéng fú yì , cū shí xuān yuán zòu yuè shēng 。

  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

  jiǔ sǐ nán huāng wú bù hèn , zī yóu qí jué guàn píng shēng 。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赏析(鉴赏):

  "参横斗转",是夜间渡海时所见;"欲三更",则是据此所作的判断。曹植《善哉行》:"月没参横,北斗阑干。"这说明"参横斗转",在中原是指天快黎明之时的景象。而在海南,则与此不同,王文诰指出:"六月二十日海外之二、三鼓时,则参已早见矣。"这句诗写了景,更写了人。一是表明"欲三更",黑夜已过去了一大半;二是表明天空是晴朗的,剩下的一小半夜路也不难走。因此,这句诗调子明朗,可见当时诗人的心境。而在此之前,还是"苦雨终风",一片漆黑。这一句紧承上句而来。诗人在"苦雨终风"的黑夜里不时仰首看天,终于看见了"参横斗转",于是不胜惊喜地说:"苦雨终风也解晴。"

  三、四两句看似写景,而诗人意在抒情,抒情中又含议论。就客观景物说,雨止风息,云散月明,写景如绘。就主观情怀说,始而说"欲三更",继而说"也解晴";然后又发一问:"云散月明",还有"谁点缀",又意味深长地说:"天容海色",本来是"澄清"的。而这些抒情或评论,都紧扣客观景物,贴切而自然。仅就这一点说,已经是很有艺术魅力的好诗了。

  然而上乘之作,还应有言外之意。三、四两句,写的是眼前景,语言明净,不会让读者直接觉得得用了典故。但仔细寻味,又"字字有来历"。《晋书·谢重传》载:谢重陪会稽王司马道子夜坐,"于时月夜明净,道子叹以为佳。重率尔曰:'意谓乃不如微云点缀。'道子戏曰:'卿居心不净,乃复强欲滓秽太清耶?'"(参看《世说新语·言语》)"云散月明谁点缀"一句中的"点缀"一词,即来自谢重的议论和道子的戏语,而"天容海色本澄清"则与"月夜明净,道子叹以为佳"契合。这两句诗,境界开阔,意蕴深远,已经能给读者以美的感受和哲理的启迪;再和这个故事联系起来,就更能让人多一层联想。从这里可以看出,如果用典贴切就可以丰富诗的内涵,提高语言的表现力。

  五、六两句,转入写"海"。三、四句上下交错,合用一个典故;这两句则显得有变化。诗人使用这个典故,以黄帝奏咸池之乐形容大海波涛之声,与"乘桴"渡海的情境很合拍。但不说"如听轩辕奏乐声",却说"粗识轩辕奏乐声",就又使人联想到苏轼的种种遭遇及其由此引起的心理活动。

  尾联推开一步,收束全诗。"兹游"首先是照应诗题,指代六月二十日夜渡海;但又不仅指这次渡海,还推而广之,指自惠州贬儋县的全过程。下句的"兹游"与上句的"九死南荒"并不是互不相承的两个概念,那"九死南荒",即包含于"兹游"之中。不过"兹游"的内容更大一些,它还包含此诗前六句所写的一切。

  弄清了"兹游"的内容及其与"九死南荒"的关系,就可品出尾联的韵味。"九死南荒"而"吾不恨",是由于"兹游奇绝冠平生",看到了海内看不到的"奇绝"景色。然而"九死南荒",全出于政敌的迫害;诗人固然达观,但也不可能毫无恨意。因此,"吾不恨"毕竟是诗的语言,不宜呆看。这句既含蓄,又幽默,对政敌的调侃之意,也见于言外。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阅读答案(阅读理解题及答案)请参见下一篇文章!

莲(苏轼)拼音版注音、翻译、赏析

莲(苏轼)拼音版注音、翻译、赏析

2020-03-25

有美堂暴雨拼音版注音、翻译、赏析(苏轼)

有美堂暴雨拼音版注音、翻译、赏析(苏轼)

2020-03-25

游金山寺拼音版注音、翻译、赏析(苏轼)

游金山寺拼音版注音、翻译、赏析(苏轼)

2020-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