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杨长史赴果州全文(原文):
褒斜不容幰,之子去何之。
鸟道一千里,猿声十二时。
官桥祭酒客,山木女郎祠。
别后同明月,君应听子规。
送杨长史赴果州全文翻译(译文):
褒斜道狭险容不下车辆,你这位君子离京将去哪里?
险绝的鸟道绵延千余里,两岸猿啼会连续昼夜十二时!
官桥边有款待行人的祭酒巫客,林麓中掩映着女神的庙祠。
分手之后我们只能同看明月,你且还多听子规而生归思!
送杨长史赴果州字词句解释(意思):
⑴杨长史:杨济,后来曾任大理少卿兼御史中丞。长史,官名,秦置。汉相国、丞相,后汉太尉、司徒、司空、将军府各有长史。参阅《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后汉书·百官志一》。其后,为郡府官,掌兵马。唐制,上州刺史别驾下,有长史一人,从五品。果州:今四川省南充市。
⑵褒斜:古道路名。因取道褒水、斜水二河谷得名。二水同出秦岭太白山 :褒水南注汉水 ,谷口在今陕西省勉县褒城镇北,斜水北注渭水,谷口在今陕西省眉县西南。通道山势险峻,历代凿山架木,于绝壁修成栈道,旧时为川陕交通要道。幰(xiǎn):车幔,代指车辆。
⑶之子:这个人。《诗经·国风·周南·汉广》:"之子于归,言秣其马。"郑玄笺:"于是子之嫁,我愿秣其马。"
⑷鸟道:险峻狭窄的山路。唐李白《蜀道难》诗:"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⑸猿声:一种"猿啼"。十二时:古时分一昼夜为十二时,以干支为记。《左传·昭公五年》杜预注有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映、晡时、日入、黄昏、人定等名目,虽不立十二支之目,但已分十二时。至以十二支记时,《南齐书·天文志》始有之。
⑹官桥:官路上的桥梁。唐杜甫《长吟》:"江渚翻鸥戏,官桥带柳阴。"祭酒:指出行的饯别酒。唐李贺《出城别张又新酬李汉》诗:"今将下东道,祭酒而别 秦 。"王琦汇解:"祭酒,谓祖道祭也。古者出行,必有祖道之祭。"
⑺山木:山中的树木。《左传·昭公三年》:"山木如市,弗加于山;鱼盐蜃蛤,弗加于海。"女郎祠:陕西褒城县女郎山上有女郎祠,此处泛指女神祠庙。
⑻子规:杜鹃鸟。古代传说,它的前身是蜀国国王,名杜宇,号望帝,后来失国身死,魂魄化为杜鹃,悲啼不已。
送杨长史赴果州全文拼音版(注音版):
bāo xié bù róng xiǎn , zhī zǐ qù hé zhī 。
niǎo dào yī qiān lǐ , yuán shēng shí èr shí 。
guān qiáo jì jiǔ kè , shān mù nǚ láng cí 。
bié hòu tóng míng yuè , jūn yīng tīng zǐ guī 。
送杨长史赴果州赏析(鉴赏):
此诗开头"褒斜不容幰,之子去何之"两句,明知故问,强调了蜀道之难,表明了对友人远行的担忧。颔联"鸟道一千里,猿声十二时"二句,一为空间,一为时间,真切具体地写出了友人行程之远,离别之久。颈联"官桥祭酒客,山木女郎祠"二句,通过对旅途情景的想象,表达了对友人入蜀旅途的关切。结尾"别后同明月,君应听子规"两句是对别后的想象和对友人的嘱咐。
随着阅历的加深和艺术上的成熟,王维晚年的作品审美选择更加入妙,点染更加出人意料之外。这首诗兴韵寄于风土,诗中官桥的巫祝,树丛的女神祠,都是入蜀道上特有的风物。作者又善于用数目字加以夸张,一千里写尽鸟道,十二时写尽猿啼,完全避开了送别俗套,寥寥几笔就把蜀地的险阻和风物的优美写出来,具有超俗的画意和诗情。首尾两联写尽的关切和相思,浑然神秀,无迹可求。纪晓岚说"一片神骨,不必凡马空多肉",的确道出了此诗的妙处。
送杨长史赴果州阅读答案(阅读理解题及答案)请参见下一篇文章!